2025 年电车轨道主要有钢轮钢轨式和胶轮导轨式两种,其具体形态如下:
- 钢轮钢轨式轨道:
- 外观与铁路轨道相似,一般采用槽型轨,由两根钢轨组成,钢轨为工字形断面,包括轨头、轨腰和轨底三部分,轨顶面和路面相平,为减小车辆蛇形运动造成轮缘对路面的破坏,会设置轮缘槽。
- 从轨道结构类型上区分,有有砟轨道和无砟轨道 2 种,在无砟轨道基础上还衍生出埋入式轨道。有砟轨道具有造价低廉、养护维修作业方便等优点,一般应用于郊区等较为空阔地带。无砟轨道能够较好地满足城市环境的要求,但线路要独立占用道路资源。埋入式轨道则将全部轨道结构埋在道路铺面之下,轨顶与路面平齐,解决了现代有轨电车与其他交通方式共享路权的问题。
- 胶轮导轨式轨道:
- 由行车道和导轨组成。导轨一般焊接为无缝结构,铺设于路面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中。
- 导向轨采用特殊断面形状钢轨固定在混凝土道床内,车辆行走系统为橡胶轮胎,导向轮经导轨引导车辆运行,导向单元由两个倾斜的导轮组成,与导轨成 45° 角接触。
此外,在 2025 年 1 月 10 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营的青岛地铁 1 号线的 “CETROVO 1.0 碳星快轨”,其车体、转向架构架等主承载结构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这种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抗疲劳、耐腐蚀等优点,相比传统金属材料车辆,轮轨力降低 15% 以上,从而减少了轮轨磨耗。这可能会对轨道的磨损程度和维护要求产生影响,使轨道的使用寿命和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