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电车充电存在一定安全风险,但不能一概而论地说不安全,以下是具体分析:
充电设施方面
- 部分便携式充电枪隐患重重:2024 年江苏省消保委的检测结果显示,部分便携式充电枪存在产品型号、商标、安全信息等关键说明缺失的问题,并且功能安全与电气安全不达标,有触电、过流充电、短路、漏电等风险。部分样品还缺失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绝缘监测装置等附加防护设施。
- 公共充电桩有潜在危险:随着快充技术发展,高功率充电桩线缆因需承载大电流、集成散热及防护结构,普遍重量大、柔韧性不足,一旦扭转,回弹力很大,可能会砸伤车主。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快充站存在线缆扭转、缠绕的情况。
- 充电桩安装和维护不规范:一些充电桩的安装和维护缺乏统一规范和标准。湖北省人大代表刘佩佩指出,这导致安全隐患丛生,如电气安全、防火性能等方面可能不符合要求。
车辆及电池方面
- 电池热失控风险:以锂离子电池为主的电车电池,尤其是三元锂电池,存在热失控风险。当电池内部出现短路、过热等情况时,可能引发起火甚至爆燃,且扑救难度较大。例如 2024 年 8 月 19 日广东惠州市惠城区一小区地下停车场失火,起因就是一辆二手新能源汽车电池热失控。
- 车辆电气系统故障:车辆的电气系统如果存在故障,如线路老化、接触不良等,在充电过程中可能会引发短路、漏电等问题,从而导致安全事故。
用户使用习惯方面
- 充电环境选择不当:在高温暴晒、潮湿、易燃物堆积的环境下充电,容易引发安全问题。下雨伴随打雷时充电,也可能因雷击引发电路故障,导致燃烧事故。
- 充电操作不规范:使用劣质、改装充电设备,或在充电时使用车内大功率电器,会加大电池内部电荷负载,加快电池衰减,甚至引发安全事故。部分车主在归还充电枪时,不注意理顺线缆,也容易导致充电枪反弹伤人。
- “飞线” 充电等违规行为:“飞线” 充电时,裸露在外的电线经过暴晒、雨淋,容易漏电引发火灾,如果电线老化或者电动车本身电瓶出现问题,更容易发生火灾。
不过,为了保障电车充电安全,相关部门和企业也在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2025 年 3 月 1 日起实施的《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将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电气安全检测列为新能源汽车必检项目。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加强对充电设施的监管和整治,企业也在不断改进充电设备和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