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春运堵车时电车电耗可能会较高,主要原因如下:
- 低温影响:春运期间处于冬季,气温较低。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电解液会变得黏稠,锂离子迁移速率变慢,导致电池活性降低,可用能量下降,充放电功率也会下降。例如,美国数据研究公司 Recurant 通过对 18 款主流车型的递归分析得出,电动汽车在低温状态下,平均会损失 30% 的续航里程。
- 辅助设备使用:冬季电车需要使用空调热风、座椅加热等辅助设备来保持车内温度,这些都会消耗额外的电能。与燃油车不同,新能源汽车主要依靠电池供暖,不像燃油车可以通过发动机余热供暖。
- 行驶阻力增加:寒冷天气下,轮胎气压可能会降低,导致滚动阻力增大,同时,车辆的零部件在低温下也可能会出现摩擦增大等情况,使得车辆行驶阻力增加,从而消耗更多电能。
- 频繁启停:堵车时,车辆需要频繁启停。启动时,电车需要较大的电流来驱动电机,这会导致瞬时电耗增加。虽然电车在制动时可以通过能量回收系统将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但频繁启停过程中的能量损失仍然较大。不过,相较于燃油车在堵车时发动机怠速空转的油耗增加,电车在走走停停的路况下,能量回收系统能起到一定的省电作用。
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电车在电耗控制方面存在差异。一些高端车型或新上市的车型通常会采用更先进的电池热管理技术、节能型空调系统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耗。例如,比亚迪首创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以腾势 N7 为例,在 - 30℃极寒条件下,能让电池加热速率较传统方案提升 230%,电池满充时间降低 30%。小米汽车推出的小米高效双模热泵技术和小米首创三热源逐级聚能技术,也能实现同级更快的低温空调升温速度、更高的低温续航保持率以及更快的低温充电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