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电车在 25℃-30℃左右的环境温度下行驶,续航里程相对较远。
当环境温度在这个范围内时,电池内部的化学物质能够充分反应,锂离子的流动性较好,电池的充放电效率较高,能输出较为稳定的电量。同时,在这样的温度下,电车的电池管理系统、电机等部件也能处于较为理想的工作状态,能耗相对较低,从而有助于延长续航里程。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电车续航产生不利影响。当温度低于 0℃时,电池内化学物质反应速度减慢,电解液黏度增大,化学反应阻力增加,电池的充放电效率会大幅降低,续航里程也会显著减少。例如,在汽车之家 2024 年的新能源超测中,平均气温 10℃的京津冀地区低温区,各车型的续航达成率明显高于平均气温 - 15℃的呼伦贝尔地区寒冷区。当温度高于 38℃时,电池的活性也会衰减,阳极的被动释放层可能会开始破坏,导致液体电解质消耗,不仅会使续航里程减少,还可能缩短电池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