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电车被认为污染严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 生产制造环节:
- 原材料生产碳排放:电动汽车生产需要大量钢铁、铝和玻璃等原材料,这些原材料的生产过程本身能耗高,碳排放量大。并且电动汽车需要更多的钢铁和电池,其生产起点就处于一个碳排放较高的阶段。
- 电池生产污染:锂电池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染,从锂矿开采到电池制造,每个环节都有一定的环境代价,如废水排放、化学物质污染等。
- 使用环节:
- 电力来源问题:目前,全球大部分电力仍主要来源于煤炭火力发电。以中国为例,每年发电量中约 7 成来自火力发电,这意味着大部分电车使用的是通过燃煤产生的电能,燃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等,对环境造成污染,只是污染从汽车尾气排放转移到了发电端。
- 轮胎和刹车磨损:电动汽车普遍比汽油车重,这使得电池驱动汽车的制动器和轮胎比汽油车磨损得更快,磨损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的颗粒,释放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有研究称,电动汽车刹车和轮胎排放的颗粒污染物比配备了高效排气过滤器的排气管多 1850 倍。
- 回收处理环节:电车电池寿命有限,废旧电池处理是一个难题。如果处理不当,电池中的重金属和化学物质可能会污染土壤和水源,其污染程度远超燃油车的尾气排放。目前,电池回收尚未找到彻底解决方案,随着电车保有量的增加,未来电池的处置可能会带来更大的环保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