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电车好充电快主要有以下原因:
充电设施方面
- 数量增加与网络完善:我国累计建成超 1200 万台充电基础设施,95% 以上高速公路服务区具备充电能力,2024 年增量市场的纯电动汽车车桩比已达 1∶1,领先世界其他国家。充电网络日臻完善,找桩更加便捷,减少了充电等待时间。
- 充电桩技术升级:一方面,推动老旧充电桩更新,提升了充电效率,如常台高速嘉绍大桥服务区新投入的充电桩单枪输出功率最高可达 120 千瓦,相比原有充电桩大幅提升。另一方面,800 伏特高压平台诞生的新车型密集亮相,超充技术让充电时长缩短至 10 分钟、15 分钟左右。此外,比亚迪推出 “兆瓦闪充桩” 技术,桩端充电功率高达 1000kW 以上,其自建的兆瓦闪充站将达 4000 多座,还通过 “智能升压”“双枪充电” 等技术兼容公共充电桩,提升充电速度。
车辆技术方面
- 电池技术进步:宁德时代发布的神行 PLUS 电池,续航里程超过 1000 公里,充电效率最高可达 “一秒一公里”。比亚迪研发出 “闪充电池”,最大充电倍率达 10C,采用磷酸铁锂材料、结构对称设计和叠片工艺,配合独创的立体流道复合温控系统,实现快速充电的同时保障安全。岚图知音采用 “二代石墨快离子环技术”“超电子网正极技术”“超导电解液配方” 等,提升电池充电效率。
- 车辆架构优化:比亚迪超级 e 平台采用 “全域千伏高压架构”,电池、电机、电源等核心系统均实现 1000V 承载能力,配合闪充电池技术,降低电池内阻,实现 1000A 充电电流与 10C 充电倍率,达到 “1 秒 2 公里” 的充电速度。
智能管理方面
- 先进数字技术应用:鼓励各地建设光储充一体化的充电场站,通过协同控制技术,智能优化光伏、储能、充电桩协同运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保证充电设施稳定高效运行。大模型技术为微电网高效运营提供解决方案,可指导充电站内光储充换资源协同运行,让生产运营收益最大化,也使充电设施能适应充电场景高效服务应用需求。
- 智能充电管理系统:车辆和充电桩配备智能充电管理系统,能根据电池状态、车辆需求和电网情况,自动优化充电功率和策略,实现快速、安全充电。例如,一些系统可实时监测电池温度、电量等参数,动态调整充电电流和电压,避免过充、过放和过热,保护电池寿命的同时提高充电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