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提电车时,除了常规检查车辆外观、内饰、配置等方面外,还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与电车性能相关的指标:
- 电池容量与续航里程
- 电池容量:一般以千瓦时(kWh)为单位,容量越大,理论上续航里程越长。例如,一款电池容量为 70kWh 的电车通常比 50kWh 的电车续航更远。
- 续航里程:分为 NEDC(新欧洲驾驶循环)、WLTP(全球统一轻型车辆测试程序)和 CLTC(中国轻型汽车行驶工况)等多种测试标准。CLTC 工况更符合我国实际驾驶情况,提车时可关注车辆 CLTC 工况下的续航里程,同时询问销售人员车辆在实际城市路况、高速路况等不同场景下的大致续航表现。
- 充电性能
- 快充时间:了解车辆支持的快充功率以及在快充桩上从低电量充至 80% 左右所需的时间。例如,一些车型支持 100kW 以上的快充功率,能在半小时左右完成上述充电过程,而快充功率较低的车型可能需要 1 小时甚至更久。
- 慢充时间:慢充功率通常在 3.5kW 至 11kW 之间,慢充时间较长,一般需要数小时至十多小时不等。了解慢充时间对于日常在家充电的规划很重要。此外,还需关注车辆是否支持即插即充、预约充电等功能。
- 电驱动系统效率:较高效率的电驱动系统能使电能更好地转化为动力,提升车辆的性能和续航表现。可以询问销售人员电驱动系统的效率参数,或者查阅车辆的技术资料。一些先进的电驱动系统效率可达 90% 以上。
- 动力性能
- 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这两个指标决定了车辆的加速性能和爬坡能力。最大功率(kW)越大,车辆的最高车速和加速能力通常越强;最大扭矩(N・m)越大,车辆在低速时的动力输出越强劲,加速和爬坡就越轻松。例如,一款高性能电车的最大功率可达 300kW 以上,最大扭矩能达到 600N・m ,其加速性能就会非常出色。
- 加速时间:通常指车辆从 0 加速到 100km/h 所需的时间,是衡量电车动力性能的重要指标。一般家用电车的加速时间在 7 秒至 10 秒左右,而高性能车型可在 3 秒至 5 秒内完成。
- 车辆能耗:以百公里耗电量(kWh/100km)为单位,反映了车辆行驶 100 公里所消耗的电量。能耗越低,车辆的使用成本就越低,续航里程也相对更有保障。一般小型电车的百公里耗电量在 12kWh 至 15kWh 左右,中型电车在 15kWh 至 20kWh 左右。
- 智能驾驶辅助功能:2025 年的电车通常会配备一定程度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如自适应巡航、自动紧急制动、车道保持辅助、盲点监测等功能。了解这些功能的具体实现方式、适用场景以及可靠性,对于提升驾驶安全性和便利性至关重要。例如,自适应巡航功能可在高速行驶时自动保持与前车的安全距离,减轻驾驶员疲劳。
此外,车辆的安全配置、质保政策以及二手车保值率等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安全配置包括电池安全防护、车身结构安全、安全气囊等;质保政策涵盖电池质保期限和里程、整车质保期限和范围等;二手车保值率则关系到车辆未来的转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