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的杭州,开电车挣钱与否不能一概而论,会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以下是具体分析:
有利因素
- 成本优势
- 能耗成本低:以当前国内电价(1 元 / 度)和油价(8 元 / 升)计算,一辆百公里电耗 20 度的电车,能源成本仅 20 元;而同级油车百公里油耗 7 升,成本高达 56 元。若年均行驶 2 万公里,电车每年可省下近万元油费。
- 保养成本低:电车无需更换机油、正时皮带等传统耗材,刹车系统因能量回收损耗更低,维护成本比油车低 30%-50%。以 10 年使用周期计算,仅保养费即可节省 2-3 万元。
- 政策支持:杭州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 60%,保有量超 85.5 万辆。目前杭州已建成多处车网互动充电站,车主可利用 V2G 充电桩将电动汽车作为移动储能单元进行 “峰时放电”,从而获得收益。
- 就业机会
- 网约车司机:从招聘信息来看,多家公司为司机提供电车,招聘网约车司机。如杭州佑司新能源招聘网约车司机,月收入可达 12,000-20,000 元以上;杭州安程新能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网约车司机,每天收入 550-800 元,日结工资。
- 配送骑手:一些配送公司招聘电车骑手,如杭州亮莹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招聘配送鲜花美食的骑手,综合薪资 8000-14,000 元,上不封顶,工作时间较为自由,只要上午 10 - 下午 2 点、下午 5 - 晚上 9 点这两个时间段上线即可。
不利因素
- 车辆及保险成本
- 购车成本:同级别车型中,电车售价普遍比油车高出 2-6 万元,相当于预支了几年油费差价。尽管有政策补贴,但整体初始投入仍然较高。
- 保险费用:电车保险费用比油车高出 15%-25%,因电池事故维修成本极高,年均保费差额可达 2000 元,进一步侵蚀使用成本优势。
- 时间成本
- 充电耗时:快充需 30 分钟(充至 80%),相比油车加油仅 5 分钟,时间成本较高,特别是在节假日充电排队时,会加剧时间成本的消耗。
- 运营时间:如果是从事网约车等运营工作,每天需要保证一定的在线时长才能获得较高收入,长时间开车可能会比较疲劳,且可能会影响车辆的使用寿命和维修成本。
- 市场竞争
- 司机数量增多: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从事与电车相关的运营工作,市场竞争逐渐激烈,可能导致单量减少或收入降低。
- 行业规范:相关部门对网约车、配送等行业的监管日益严格,司机需要满足更多的要求和标准,这也可能会对收入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果能够充分利用电车的成本优势,选择合适的工作模式,如加入有稳定单量的网约车平台或配送公司,并且保证一定的工作时长和效率,在 2025 年的杭州开电车是有机会挣钱的。但如果只是偶尔开电车兼职,或者不考虑电车的使用成本和市场竞争等因素,可能就难以获得理想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