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电车的黑科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超级闪充技术:2025 年 3 月 17 日,比亚迪发布超级 e 平台,带来闪充电池,充电功率可达 1 兆瓦(1000kW),全球量产车中峰值充电速度最快,1 秒钟能充 2 公里,闪充 5 分钟,就能跑 400 公里。
- 多合一电驱系统:电驱集成化技术是新能源核心技术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2025 年将有更多车型搭载更加高效的多合一电驱系统,如比亚迪 e 平台 3.0 Evo 的十二合一智能电驱系统,集成了驱动电机、减速器、电控等一系列关键元器件,使电驱系统结构更紧凑,减少能量传输损失,增加车辆续航里程。
- 整车全域操作系统:2025 年是车用全域操作系统的量产元年,部分车企与零部件一级供应商将实现整车全域操作系统的量产落地。如蔚来的 SkyOS・天枢,能在底层打通智能硬件、计算平台、通信与能源系统,实现对车联、车控、智能驾驶、数字座舱等全域应用的统一管理与协调,未来车辆 OTA 升级将更加全面。
- 端到端融合多模态大模型:将多模态大模型深度融入端到端智驾成为最新技术趋势,可显著改善车辆对场景、障碍物等要素的理解能力,更好地应对复杂交通场景。如理想率先推出端到端模型 + VLM(视觉语言模型)的方案,元戎启行预计在 2025 年推出 VLA 技术,并将其智驾方案搭载在魏牌蓝山车型上。
- 智能底盘:智能底盘是 2025 年火爆的智能汽车赛道之一,具有全面线控化、高度集成化和 AI 智能化的特点。包括华为、蔚来、小米、比亚迪等多家车企均布局了智能底盘技术,并已小规模上车,如智界 S7 搭载华为的途灵智能底盘,蔚来 ET9 搭载天行智能底盘。
- 固态电池:2025 年固态电池迎来重要发展节点,商业化不再是纸上谈兵。半固态电池有望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全固态电池有望实现装车验证。MG、广汽埃安、长安深蓝、吉利、一汽等众多车企计划在 2025 年左右装车半固态电池,比亚迪计划在 2025 年进行固态电池装车试验,本田、宝马、丰田、日产等也在固态电池领域有相关计划。
- 高算力芯片:英伟达单颗算力 2000TOPS 的 Thor 芯片将在 2025 年中量产装车,可轻松应对高强度智驾场景,还能为智能座舱提供支持,将智驾、全液晶仪表盘、前后排娱乐影音集成到一个架构中。高通骁龙座舱至尊版也将在 2025 年装车,相比前作 8295 性能有 3 倍提升,AI 性能有 12 倍提升,最多可支持 16 块车载屏幕,并实现 “舱驾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