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电车出海能卖得动吗

2025-03-25 17:18:55  阅读 3 次 评论 0 条

2025 年电车出海有机会卖得动,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分析:

有利因素


  • 全球市场需求增长:TrendForce 集邦咨询统计,2024 年全球纯电动车、插电混合式电动车和氢燃料电池车等新能源车合计销量达 1629 万辆,年增 25%,并预估 2025 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将年增 18%。全球市场对电车的接受度在不断提高,为电车出海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 政策支持:许多国家和地区出台政策推动电车发展。如东南亚的印尼、泰国、越南等国,为应对碳排放和环境污染,陆续出台相关政策,限制传统燃油摩托车的使用,对电动两轮车给予购车补贴等,加速推进 “油改电” 进程。
  • 中国电车产业优势

    • 技术创新:中国电车企业在技术方面不断进步,在电池技术、智能化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优势。例如,无锡的雅迪、台铃等知名品牌在 2025 无锡电动车高质量出海合作签约暨电动车新品全球首发活动中,展示了在技术创新、智能化应用等方面的领先实力。
    • 供应链完善:中国拥有完善的电车供应链体系,能够保证产品的供应和质量。同时,产业集群效应明显,像无锡锡山区被誉为 “中国电动车之乡”,产业规模约占全国的 1/3,具备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
    • 性价比高:中国电车在价格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能够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满足不同市场消费者的需求。


挑战因素


  • 贸易政策壁垒:欧美市场频繁出台一系列严苛的政策法规,如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对含有由中国等国家制造或组装的电池组件的车辆,取消其享受税收抵免资格;欧盟对中国整车企业施加关税壁垒,还出台《新电池法》要求动力电池及工业电池申报产品碳足迹等,这些都增加了中国电车出口的难度。
  • 市场竞争激烈:全球电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不仅有来自其他国家本土品牌的竞争,还有其他国家的电车企业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例如,在东南亚电动两轮车市场,虽然中国品牌有一定优势,但也面临着当地品牌以及其他国家品牌的竞争,且存在车型市场定位同质化的问题。
  • 基础设施不完善:部分海外市场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消费者购买电车的意愿。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充电设施的普及程度较低,限制了电车的使用便利性。

总体而言,2025 年电车出海有机会取得较好的销售成绩,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企业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优化售后服务,以提高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68167.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