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入手电车是比较成熟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技术层面
- 电池技术进步:半固态电池逐渐走向市场,像蔚来ET7、上汽智己L6等车型搭载半固态电池后续航可达1000公里。此外,2025年固态电池、锂硫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也将逐步商业化,能量密度会进一步提升。
- 充电技术提升:800V高压技术正全面普及,2025年90%的电车有望标配该技术,充电时间可缩短至30分钟左右。而且华为、理想、小鹏等企业大力布局超级充电桩,充电功率不断提高,充电效率大幅提升。
- 智能化升级:2025年,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自动驾驶技术进入L4级(高度自动化)普及阶段。车辆通过5G、车联网(V2X)及AI技术,能实现更精准的路况感知与决策。
基础设施层面
- 充电桩数量增加:各国政府与企业加大对充电基础设施的投资,全球充电基础设施网络进一步完善。国内如长沙市计划2025年全市充电基础设施不少于16.3万个,其中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不少于3.8万个;益阳市中心城区至2025年底将新增充电设施点283个、充电桩2.05万个。
- 充电设施标准化与互联互通:相关部门和企业正积极推动充电设施的标准化与互联互通,未来用户使用不同品牌、不同运营商的充电桩将更加便捷,充电体验更好。
政策层面
- 购车优惠政策: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购买和使用电动汽车的政策,如免征购置税、提供购车补贴等,降低了消费者的购车成本。
- 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支持: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如长沙市的《关于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从优化布局、建设奖补、加强配套等多个方面促进充电设施的完善。
市场层面
- 市场渗透率提高:根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占汽车总销量的30%以上。消费者对电车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市场上可供选择的电车品牌和车型也越来越丰富。
- 价格更亲民:一方面,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大幅下降,动力电池成本随之降低,进而使新能源车价格有望再创新低。另一方面,市场竞争加剧,车企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也会推出更具性价比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