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轻轨和公交电车有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定义与概念:
- 轻轨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制式的一种,使用专用轨道和车站,拥有独立路权,列车无法混行。
- 公交电车是指在城市道路上运行,通常与其他车辆混行,或在部分路段享有一定优先路权的电动公交车,包括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等类型。其中,有轨电车在街道上沿着轨道行驶,无轨电车通过架空电缆获取电力驱动,不依赖轨道。
- 运量:
- 轻轨属于中运量系统,单向运输能力可达到 2 万 - 3 万人次 / 小时。
- 公交电车中,有轨电车一般属于中低运量,每小时可载客约 7000 人;无轨电车运量与普通公交车类似,通常为低运量,平均满载人数一般在几十人到一百多人不等。
- 速度:
- 轻轨平均运营速度为 30-45 千米 / 时,约为公共汽车的 2 倍。
- 公交电车受路面交通状况影响较大,运行速度相对较慢,平均运营速度一般在 20-30 千米 / 时左右。
- 线路与轨道:
- 轻轨线路通常为高架、地下或地面专用轨道,轨道的铺设和建设需要较大的工程投入,线路相对固定,转弯半径较大。
- 公交电车中的有轨电车虽有轨道,但轨道通常铺设在城市道路路面上,与其他交通方式混行,转弯半径较小,可在较为狭窄的街道运行;无轨电车则不需要轨道,依靠道路行驶,灵活性更高。
- 车辆类型:
- 轻轨一般采用钢轮钢轨铰接车辆,列车编组通常为 2-4 节。
- 公交电车中,有轨电车车辆类似轻轨车辆,但规模可能更小,且外观可能更具特色,部分车辆有复古风格;无轨电车外观与普通公交车相似,只是多了集电杆等受电装置。
- 造价与成本:
- 轻轨每千米造价较高,一般在 0.6 亿 - 1.5 亿元左右,建设周期也较长,通常需要 1.5-2.5 年。
- 公交电车的建设成本相对较低,有轨电车每千米造价一般在 0.4 亿 - 0.55 亿元左右,建设周期较短,一般为 1-1.5 年;无轨电车的建设成本主要在于车辆购置和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低于有轨电车。
- 能源供应:
- 轻轨和公交电车一般都采用电力驱动,较为环保。但轻轨通常通过轨道供电系统获取电能,如接触网等。
- 公交电车中的有轨电车也是通过接触网供电;无轨电车通过两根架空电缆供电;一些新型的电动公交车则采用蓄电池供电,通过充电桩进行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