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有轨电车保留运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自身优势
- 绿色环保:有轨电车采用电力驱动,不会排放废气,是一种无污染的环保交通工具,有助于减少城市空气污染,助力交通领域 “双碳” 目标的实现。据数据表明,以有轨电车为代表的低运能轨道交通碳排放强度为 5 克 / 人次公里,大幅低于新能源汽车的 60-75 克 / 人次公里以及公交车的 35-45 克 / 人次公里。
- 适应中小城市需求:现代有轨电车运行可靠、舒适,且其技术特性已与轻轨基本无异,但建设成本比地铁低很多,中小城市能够负担得起,因此成为中小城市公交的骨干模式,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降低建设成本,同时按需供给,提高线路或整个网络的服务水平。
- 满足特定区域出行:高校、景区、工业园区等区域,具有高峰时段短时集聚、需求量大、超出步行范围等特点,有轨电车可较好地适应短时、集聚的客流需求,为上述区域提供高品质的出行服务。
- 乘坐体验舒适:有轨电车运行平稳,噪音小,车内空间宽敞,车窗大,乘客可以欣赏到沿途的城市风光,具有良好的乘坐体验。此外,低地板的设计方便了老人、小孩和残疾人上下车。
- 历史文化价值:一些城市的有轨电车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城市的文化符号和历史记忆的载体,如大连的 201 路和 202 路有轨电车、长春的 54 路有轨电车等。它们不仅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一部分,还具有旅游观光价值,能够展示城市的独特魅力,促进城市文化旅游的发展。
- 城市交通系统的补充:有轨电车可以与其他城市交通方式相互补充,形成多层次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例如,在大城市中,有轨电车可以作为地铁的补充,承担中短距离乘客的出行需求,其站间距小、车站密,在路面运行,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残疾人更为方便;在中小城市或大城市的郊区,有轨电车可以作为主要的公共交通方式,提供便捷的出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