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电车采用油冷技术主要有以下原因:
- 满足电机高功率密度发展需求: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对驱动电机的功率密度要求不断提高。例如,工信部和发改委提出规划,到 2025 年乘用车电机的功率密度要大于 4.0kW/kg。电机功率密度的提升会导致其内部产生更多的热量,而油冷技术散热效率更高,能够有效带走电机产生的热量,防止电机因过热而性能下降或损坏,从而满足高功率密度电机的散热需求。
- 直接冷却热源:电车驱动电机的高温部分主要集中在绕组端部,传统的水冷方式是通过电机外壳的水道来散热,无法直接冷却电机内部的主要发热源 —— 定子绕组。而油冷技术采用不导电、不导磁的油作为冷却介质,可以直接灌入电机内部,与转子和定子绕组进行更高效的热交换,直接冷却热源,解决了水冷方式存在的散热局限问题。
- 适应电驱集成化趋势:油冷技术能够使电机结构更紧凑,迎合了电驱集成化的发展趋势。例如,一些油冷电机在油路设计上有创新,如博格华纳的向心式油冷、雷诺 CMF 的转子直喷、舍弗勒的槽内油冷等,这些创新性的设计不仅提高了散热效率,还使电机在有限的空间内能够更好地集成,有利于提升整车的空间利用率和性能。
- 提升电机性能和寿命:油冷技术可以使电机在更稳定的温度范围内工作,避免了因温度过高导致的永磁体退磁、绝缘材料老化等问题,从而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有助于提升电机的性能和可靠性,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提高整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