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上海骑电车上班在一些区域可能会遇到拥堵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 停车问题导致的拥堵:
- 地铁站周边:上海非机动车保有量庞大,截至 2024 年 7 月底,全市注册登记电动自行车约 1150 余万辆。大量市民骑电车到地铁站换乘,导致一些地铁站口非机动车停放混乱。如浦东曹路站,作为附近三个街镇唯一的地铁站终点站,每天停放在站外的非机动车规模绵延至 500 米开外,行人和骑行者只能在车辆之间的狭窄空间混行,早高峰时情况更为严重,甚至有人为赶时间在机动车道通行。松江区九亭地铁站靠南侧的三个出口外,每天早高峰赶来的非机动车超过 5000 辆,站外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大面积被占用,人车混行现象突出。
- 医院、商圈等附近:在市区大型商务楼、商超、学校及医院等附近的轨道交通站点,非机动车乱停放问题也比较突出。如市八医院周边(漕宝路、沪闵路路段)交汇 2 条地铁线路、6 条公交线路,叠加徐汇日月光商圈等人流密集场所,长期存在电瓶车、自行车、共享单车无处停放,侵占人行道现象,高峰时期,人行道经常仅余一人身位。
- 道路通行情况导致的拥堵:
- 通勤大站周边:像泗泾、曹路、惠南、莘庄等通勤大站,早上有大量骑电车的人前往地铁站。这些站点周边道路上右拐的机动车在电瓶车大军面前只能让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机动车道路的拥堵,同时也影响了骑电车者的通行效率。此外,部分区域为了改善停车环境,将能用的空间都划给了非机动车,导致道路变窄,也容易造成拥堵。
- 交通枢纽周边:虹桥枢纽地区、铁路上海南站等交通枢纽,在春运等客流高峰时期,周边地面道路和沪闵高架交通流量预计增加,骑电车可能会受到机动车流量增加的影响,遇到拥堵。
不过,上海也在不断采取措施改善交通状况。如 2024 年上海警方紧盯易致乱交通违法打击整治,推进道路安全隐患协同治理,动态优化交通组织,一些重点路段拥堵指数同比下降 12%。部分路段通过设置可变导向车道、增设直行待行区等措施,提高了通行能力;一些点位打通了断头路,完善了区域路网,促进交通 “微循环”;还有一些原本 “禁非” 的路段恢复非机动车通行,为周边居民提供了出行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