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电车可以充电 12 小时,但通常不建议这样做。
从电池特性角度来看
- 目前多数电动汽车采用锂电池,锂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当电量充至一定程度后,继续长时间充电会使电池处于过充状态。过充可能会导致电池发热,加速电池内部化学物质的分解和老化,减少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安全问题,如电池鼓包、起火等。一般来说,充电器绿灯亮时,电量约为 96% - 97%,此时最好再充电半小时左右即可,尽量不要超过 12 小时。
从充电技术发展角度来看
- 2025 年电车充电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如宁德时代的 6C 快充电池,5 分钟可恢复超过 200 公里行驶里程;比亚迪的兆瓦闪充技术,最高峰值充电速度达 1 秒 2 公里,充电 5 分钟即可畅行 400 公里等快速充电技术。这些快充技术大大缩短了充电时间,使电车不需要长时间充电就能满足行驶需求。
从相关标准和政策角度来看
- 2025 年实施的《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将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和电气安全检测列为新能源汽车必检项目。这意味着车辆在年检时会对充电相关的安全性进行检测,如果车辆经常长时间充电,可能会影响电池及充电系统的性能,从而在年检中出现相关安全问题。
从车网互动角度来看
- 2025 年我国车网互动技术标准体系初步建成,鼓励开展智能有序充电。例如,参与试点示范的城市力争 2025 年全年充电电量 60% 以上集中在低谷时段、私人充电桩充电电量 80% 以上集中在低谷时段。这说明未来充电会更加注重合理利用电网资源,避免不必要的长时间充电,以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如果是特殊情况下,偶尔充电 12 小时,对电车的影响可能不会特别明显,但长期如此会对电池造成损害。建议按照车辆使用说明书中的充电建议,合理控制充电时间,以延长电池寿命和保障车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