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是可以考虑购买电车的,以下是一些原因:
- 技术发展
- 电池技术进步:半固态电池技术即将大规模应用,2023 年蔚来 ET7 采用半固态电池就跑出了 1000 公里的成绩,上汽智己 L6 顶配搭载半固态电池版本续航也达到 1000 公里。随着技术成熟和产能提升,成本会逐渐下降,预计 2025 年 30 万以内可能买到搭载半固态电池的汽车。主流电车续航将普遍提升,至少达到 600 - 700 公里,甚至 1000 公里以上,宁德时代神行电池 PLUS、比亚迪新一代电池等都在提升续航能力方面有进展。
- 充电技术革新:800V 高压充电技术在 2019 年还是保时捷 Macan 专属,售价高达 200 万,如今仅需 18 万就能买到配备该技术的电车。到 2025 年,预计 90% 的电车将标配 800V 技术,充电效率大幅提升,理想 MEGA 最大功率达 500kw 左右,能做到 “充电 15 分钟,补能 500 公里”,以往充电耗时 40 - 50 分钟的场景将得到改善。
- 基础设施完善:从 2024 年到 2025 年充电基础设施有很大发展。2024 年主流充电桩平均功率达到 120kW,华为宣布与合作伙伴共同建设 10 万根超充桩网络,理想汽车将在全国建立超过 2700 座超充站。这使得电车跑长途不再是阻碍,15 分钟补能 400 公里的效率将大大缓解续航焦虑。
- 政策支持:从中央到地方有诸多利好政策。财政部要求新能源汽车满足实际使用需要的,年度公务用车采购总量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原则上不低于 30%,路线相对固定、主要在城区行驶的公务用车原则上 100% 采购新能源汽车。国务院印发的方案提出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落实便利新能源汽车通行等支持政策。
- 成本优势:在使用成本上,电车充电费用相对低廉,在城市通勤、短途旅行等场景中,成本远低于传统燃油车。同时,电动机结构比内燃机简单,维护成本低,故障率也低,后期保养维护费用更便宜。
- 性能表现:电车具有出色的性能表现,电动机瞬间扭矩输出,起步推背感强,在城市道路中穿梭灵活,高速行驶时动力表现也优于同档次油车,且车内没有发动机的轰鸣和排气管的噪音,驾乘体验更安静舒适。
当然,电车也存在一些劣势,如车辆更新换代速度快、保值率相对较低以及电池衰减等问题。但总体而言,2025 年电车在技术、基础设施和政策等多方面的发展态势良好,如果消费者的使用场景主要是城市通勤和短途出行,电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