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是可以考虑购买电车的,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因素:
政策利好
- 补贴政策:2025 年有多项补贴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如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通知,报废符合条件旧车并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贴 2 万元,个人消费者转让登记在本人名下的乘用车并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最高不超过 1.5 万元。
- 购置税免征:2025 年是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的最后一年,这有利于降低购车成本,特别是对于下半年的销量增长有积极作用。
技术发展
- 能耗降低:2025 年芯片集成、多合一电驱动系统、智能能量管理策略等关键技术有望迎来突破,可使新能源 A 级乘用车百公里行驶电耗降至 10kWh 以下,提升整车续航里程。
- 智能驾驶发展:车载智能计算平台持续优化降本提质策略,助推 NOA 等智能驾驶技术广泛应用于高中低端各种车型,智驾与智能底盘的深度融合也将提升 L3 以上车辆运动控制性能。
- 电池技术突破:以固态电池为代表的新一代电池产品加速量产,2025 年国内固态技术内容(半固态与准固态等)的动力电池出货量有望突破 10GWh,全固态电池也有望在未来 2-3 年完成小批量量产上车。
成本与使用优势
- 购车成本:在补贴政策的支持下,购买电车的成本有所降低。并且一些经济型电车价格较为亲民,如吉利熊猫、奔腾小马等 A0 级纯电小车起售价 2 万多元,适合城市代步。
- 使用成本:电动车百公里电费约 10-20 元,相比燃油车的百公里 50-80 元费用要低很多,而且电动车机械结构简单,保养费用也更低。
市场销量与前景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 2025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 1600 万辆左右,增幅接近 25%,车百智库研究部预测内需加出口的销量预计 1650 万辆左右,增速约 30%,国内渗透率将超过 50%,有望达到 55% 左右,市场前景较为广阔。
不过,购买电车也需要考虑一些因素,如充电桩的普及程度、长途出行的便利性等。如果所在地区充电设施不完善,或者经常有长途出行需求,那么可能需要谨慎考虑;此外,尽管电车整体质量在提升,但部分新兴品牌的可靠性和售后服务可能存在一定风险,建议优先选择主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