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式电车价格有下降的可能性,以下是一些相关因素:
- 技术发展与成本降低
- 电池技术进步: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池能量密度逐步提高,生产成本逐渐降低。例如宁德时代推出的 “骁遥” 超级增混电池,能提升增程式汽车的纯电续航,当这种电池大规模应用时,可能会降低整车成本,从而为价格下降创造空间。
- 规模效应显现:增程式电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更多车企加入到增程式电车的生产行列。理想、问界等品牌的销量增长显著,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在采购零部件、生产制造等环节的成本会降低,这部分成本优势有可能转化为价格上的优惠。
- 市场竞争加剧
- 新车型不断涌入:越来越多的车企推出增程式电车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星纪元 ES 增程版等新车加入市场,为了吸引消费者,车企可能会采取降价策略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 价格战的影响: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存在价格战的趋势,2024 年实用型增程式车型价位已稳定进入 15 万元内。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增程式电车很难独善其身,为了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车企可能会通过降价来提升销量。
- 政策因素变化
- 补贴政策调整:虽然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已正式退场,但部分地方政府可能会出台一些补贴政策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消费者的购车成本。此外,购置税减免政策延续,也相当于为消费者节省了一笔费用,间接降低了增程式电车的实际价格。
- 双积分政策推动:车企为了满足双积分政策要求,会加大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销售力度,其中包括增程式电车。为了达到积分目标,车企可能会通过降价等手段来提高增程式电车的市场销量。
不过,增程式电车价格也并非绝对会下降,一些高端或具有独特技术优势的车型,可能会通过提升产品性能、配置和服务等方式来维持较高的价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