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几种电车电池相对来说安全性较高:
- 铅酸电池:
- 优势:技术成熟稳定,已经发展了 160 年左右。性质稳定可靠,正常使用情况下基本不会起火。价格相对便宜,当出现故障或老化时,更换成本较低。
- 不足:能量密度低,体积和重量较大,比如同样电量下,铅酸电池体积可能是锂电池的数倍,重量也更重,会影响车辆的续航里程和操控性能。循环寿命相对较短,一般充电次数在 300 - 500 次左右,电池寿命通常为 2 - 4 年。
- 磷酸铁锂电池:
- 优势:具有良好的抗挤压、震荡和刺穿能力,经过严格安全测试,即使在剧烈碰撞中也不易爆炸。耐高温性能好,热峰值可达 350 - 500 摄氏度,工作温度范围较宽,在 - 20 - 75 摄氏度之间。
- 不足:能量密度虽然在不断提升,但仍低于三元锂电池,同等体积下储存的电量相对较少,可能导致车辆续航里程受限。低温性能相对较差,温度低于 0 摄氏度时,电池容量会迅速下降,低温下的循环性能也不好,在北方寒冷地区冬季使用时,续航能力会大幅降低。
- 钛酸锂电池:
- 优势:安全性好,具备良好的耐高温、过充、过放和短路保护性能,热稳定性高。寿命长,循环充放电次数可以达到数千次。低温性能佳,在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较好的充放电性能和电池容量,能适应寒冷地区的使用环境。
- 不足:价格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大规模普及应用。能量密度较低,使得同等电量下电池体积和重量较大,影响车辆的空间布局和续航能力。
- 钠电池:
- 优势:安全性高,钠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在充放电过程中不易发生热失控等危险情况。资源丰富,钠元素在地球上的储量丰富,价格相对低廉,且对环境友好。低温性能较为优秀,在低温条件下能保持较好的性能,适合在寒冷地区使用。
- 不足:目前还未量产,处于研发和试验阶段,尚未大规模应用于电车领域。其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等性能指标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以满足电车的实际使用需求。
此外,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本质上也是磷酸铁锂电池,通过改进电池结构,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广汽埃安的弹匣电池,通过采用多种安全技术和设计,如电池模组置于安全舱中,也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