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说,电车在某些方面具有价格优势,但并非所有电车都比燃油车便宜,以下是一些电车价格相对较低的原因:
- 政策因素
- 购置税减免:为倡导节能减排,中国对部分新能源电动车型减免购置税。以 15 万元车型为例,能省下约 1.5 万元购置税,这直接降低了购车成本。
- 积分政策:车企生产新能源汽车可获得积分,这些积分能用于抵扣传统燃油车生产的油耗负分,或在市场上交易。因此,车企为了获取积分,可能会以较低的价格销售电车,以提高销量和市场份额。
- 生产成本
- 电池成本下降:近年来,电池原材料价格下跌,如碳酸锂矿石价格从 2022 年底的约 60 万元 / 吨,跌到 2023 年底的 10 万元 / 吨左右。同时,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规模扩大,电池生产成本不断降低,使得电车整体成本下降,价格更具竞争力。
- 生产规模效应:随着电车市场需求增长,企业生产规模扩大。生产过程中的固定成本,如设备、机器、劳动力等,可分摊到更多产品上,单位成本逐渐降低,从而为降低价格提供了空间。
- 结构简化:相比燃油车,电车的机械结构简单,无需复杂的发动机、变速器等部件,生产工艺相对简单,减少了生产环节和成本。同时,也无需更换机油、正时皮带等传统耗材,刹车系统因能量回收损耗更低,维护成本比油车低 30%-50%。
- 市场竞争
- 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市场竞争激烈。为争夺市场份额,车企纷纷降价促销,新车定价也不断拉低,使得电车价格更加实惠。
- 销售和渠道成本
- 线上销售:许多电车品牌采用线上销售模式,或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减少了实体店的租金、人工等费用,降低了销售成本,从而使价格更具优势。
不过,也有一些高端或高性能的电车价格较高,甚至高于同级别燃油车。这主要是由于其采用了先进的技术、高端的配置或高性能的电池等,导致成本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