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电车买的不好

2025-02-11 22:21:27  阅读 5 次 评论 0 条

现在电车并非整体都卖得不好,只是部分类型的电车或在特定阶段、区域存在销售不佳的情况,以下以电动汽车和电动两轮车分别说明其可能买得不好的原因:
电动汽车方面

  • 价格因素
    • 购车成本高:与同级别燃油车相比,电动汽车的定价往往较高。如吉利帝豪燃油车起售价6.98万元,而电动汽车帝豪EV即便享受补贴后,最低终端价也要12.58万元。
    • 补贴退坡影响: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大幅退坡,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的实际支出增加,价格竞争力减弱,购车积极性下降。

  • 技术痛点
    • 续航里程焦虑: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一般标定在250-450公里之间,实际行驶里程多在200-350公里,难以满足长途出行需求,且冬季低温和使用空调等设备会使续航里程进一步缩短。
    • 充电速度较慢:电动汽车慢充可能需要6-8小时,快充也需30-60分钟才能达到80%的电量,相比燃油车加油耗时过长,降低了使用便利性。
    • 电池安全隐患:电池技术尚待突破,安全问题频发,如电池碰撞后易引发爆炸,增加了消费者的顾虑。

  • 基础设施
    • 充电桩数量不足:公共充电桩的覆盖率和使用体验与燃油车加油站相比存在差距,在一些小城市和偏远地区,充电桩数量有限,导致充电不便。
    • 充电桩使用不便:存在充电桩被燃油车占据、充电桩故障、不同品牌充电桩兼容性差等问题,影响了用户的充电体验。

  • 消费观念
    • 传统观念影响:部分消费者对新鲜事物接受度较低,更倾向于选择技术成熟、使用习惯的燃油车。
    • 非真实需求购买:许多人购买纯电动汽车是因为城市限购政策,而非出于对新能源的真正需求和信心,当政策调整或限制放宽时,购买意愿就会下降。


电动两轮车方面
  • 政策因素
    • 新国标影响:2022年前后各地超标电动车陆续到期,开启新国标提前换购潮,很多没骑几年的老国标电动车被更换,提前释放了购买需求,导致后续市场需求减少。
    • 管理规范严格:骑电动两轮车上路需要上牌、佩戴头盔,电轻摩、电摩等车型还需要考取驾照,繁琐的要求增加了购买和使用门槛,使一些潜在消费者望而却步。

  • 市场因素
    • 市场饱和度高:中国电动两轮车保有量已超过3亿辆,市场逐渐饱和,新增需求主要集中在换购市场,换购用户消费决策更理性,对产品性能、安全性、智能化要求提高,传统低价车型市场空间被压缩。
    • 竞争激烈:随着各种新能源汽车政策的不断出台,许多其他行业的企业纷纷跨界进入电动两轮车领域,市场竞争强度加大,消费者选择面变广,各品牌销量受到一定影响。

  • 消费需求因素
    • 替代产品增多:自行车、平衡车、滑板车等多种出行方式涌现,在短途出行领域具有各自优势,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分流了部分电动两轮车的需求。
    • 高端市场遇冷:大部分消费者将电动两轮车当作简单代步工具,对高端、智能化产品需求相对较低,高端电动车市场增长乏力。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6235.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