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买电动自行车是需要安装脚蹬的,这是出于法规要求、安全和车辆属性等方面的考虑。但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或政策调整使得部分电车不安装脚蹬,具体分析如下:
强制安装脚蹬的原因
- 法规规定:根据《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相关标准,电动自行车被定义为非机动车,需具备脚踏骑行功能,脚蹬是重要的非机动车标识,便于与电动摩托车等机动车区分开来,以明确车辆属性,方便交通管理。
- 安全应急:在电动车电池没电或电机等部件出现故障时,脚蹬可以作为人力驱动的备用方式,让车主能够将车蹬至路边安全地带或充电站等,避免车辆停在路中间引发交通事故。
- 平衡辅助:电动自行车由于限重55公斤,车身轻巧又狭窄,在骑行的时候,尤其转弯的时候,平衡力较差,两侧脚蹬可以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提升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不安装脚蹬的情况及原因
- 政策调整:工信部曾发布《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规定可以使用电助动模式行驶的电动自行车应具有脚踏骑行功能,而只能使用电驱动模式行驶的电动自行车,可以设置脚踏骑行功能,也可以不设置脚踏骑行功能。主要是因为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消费者基本不使用脚踏骑行功能,取消强制要求有助于生产企业节约生产成本,给消费者提供更多车型选择。
- 特殊车型:一些电动摩托车或电动轻便摩托车本身就属于机动车范畴,不需要安装脚蹬。此外,部分高端智能电动自行车,由于设计理念、功能定位等因素,可能也未配备脚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