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在时速30以下耗电厉害,可能由以下多种原因导致:
- 电池性能下降
- 电池老化:使用较长时间后,电池内部的化学物质活性降低,内阻增大。这会导致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自身消耗的能量增加,使得输出到电机的电能减少,为了维持车辆运行,就需要消耗更多电量,从而表现为耗电量增大。比如,一些使用了2-3年的铅酸电池,其续航里程可能会比新电池减少30%-50%。
- 电池亏电:长期处于亏电状态,会影响电池极板的活性,进而降低电池的充放电效率。例如,电动车长时间放置未充电,再次使用时就可能出现耗电快的情况。
- 电池不均衡:在串联的电池组中,各个电池单体的性能可能会出现差异,导致电池组整体性能下降。这种不均衡会使得部分电池过度放电或过度充电,加快电池损耗,增加耗电量。
- 电机效率降低
- 电机老化:长时间使用后,电机内部的绕组电阻可能会增大,导致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降低,更多的电能被损耗为热能,从而增加了耗电量。
- 电机退磁:电机在高温、频繁启停等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磁性减弱的现象。退磁后的电机为了输出足够的动力,就需要消耗更多的电能,导致耗电量上升。
- 电机与控制器不匹配:如果控制器的参数与电机不匹配,例如控制器的限流值过大或过小,会使电机无法在最佳工作状态下运行,进而导致耗电量增加。
- 车辆负载过重
- 载人载物过多:车辆承载的重量超出设计标准,电机需要克服更大的阻力来驱动车辆,这就需要消耗更多的电能。比如,原本设计载人的电动车,额外装载了大量重物,会明显增加耗电量。
- 车辆本身重量大:一些电动车为了追求高性能或增加功能,采用了较重的材质或配备了大容量电池,导致车辆整体重量增加,在行驶时耗电量也会相应增加。
- 行驶阻力增大
- 轮胎气压不足:轮胎气压不足会使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摩擦力增加,电动车行驶时需要克服更大的阻力,从而消耗更多电能。例如,正常气压下电动车行驶轻松,而气压不足时骑行会感觉费力,耗电量也会上升。
- 刹车抱死或蹭碟:刹车系统出现故障,如刹车抱死或刹车片与刹车盘(或轮毂)之间存在摩擦,会持续消耗车辆的动能,电机需要不断输出能量来维持车辆运行,导致耗电量剧增。
- 车辆部件润滑不良:链条、轴承等部件缺乏润滑,会增加机械部件之间的摩擦力,使车辆行驶阻力增大,进而增加耗电量。
- 控制器故障:控制器是电动车的大脑,负责控制电机的转速和电流。如果控制器出现故障,可能会导致对电机的控制不准确,输出的电流不稳定,从而使电机耗电量增加。例如,控制器内部的电子元件损坏,可能会出现误判,使电机在不需要高功率输出时仍以较大电流运行。
- 其他因素
- 频繁启停:在低速行驶时,频繁的启动和停止会使电机不断地从静止状态加速到运行状态,这个过程中电机需要消耗较大的电流来克服惯性,从而导致耗电量增加。
- 低温环境:在低温条件下,电池的电解液黏度增大,离子扩散速度减慢,电池内阻增大,电池的可用容量降低,放电效率下降,进而使得耗电量明显增加。一般来说,温度每降低10℃,电池的容量可能会下降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