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冬天气温会对电车产生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电池性能:
- 续航里程缩短:一般温度在 25 摄氏度左右时,电池可正常蓄电并最大限度放电。当气温下降到 10 摄氏度以下时,电池储存的电量会减少 20%;0 摄氏度以下时,储存的电量会减少 30% 甚至更多。这是因为低温下电池内电解液的导电性能变差,电阻变大,导致电池里各种物质的活性降低,蓄电能力随之变差,从而出现续航能力差的问题。例如,有江苏市民反映夏天充一次电可以跑 400 公里左右,冬天充一次电能跑 330 公里左右,里程相差 70 公里左右。
- 充电时间延长:低温环境下,电池的充放电能力会显著减弱,充电时间会变长。例如,在零下 10 度左右,动力电池可能会衰减 30% 的续航里程,而在零下 20 度,这种衰减甚至可能超过 50%,同时充电时间也会比常温时增加不少。
- 车内设备耗电:冬天需要开启暖风来取暖,而车辆的取暖系统能耗较高。行业数据显示,在低温环境下(如 - 7℃),车辆开启暖风后,续航普遍下降约 40%。这还仅是实验室数据,实际使用中因热传导损耗以及长时间使用暖风,耗电量可能更高。相比之下,高温下开空调对续航的影响则小得多,平均仅下降 15% 左右。
- 车辆动力性能:低温会使电池内部的电阻增加,导致其容量和功率输出减少,直接造成电动汽车的动力不足。同时,电池容量下降,耗电能力增强,放电电流降低,加速性能也会衰减,进而影响车辆的整体性能。例如,在低温干地测试中,电动轿车百公里加速的平均成绩为 6.74 秒,制动距离平均为 37.7 米;而在极寒干地测试中,百公里加速时间延长到 7.47 秒,制动距离也延长到 44.9 米。
- 其他影响:低温环境下橡胶轮胎变硬,轮胎滚动阻力增大,会消耗更多电量,从而降低续航里程。
不过,目前一些电车品牌通过改进电池技术、优化保温设计以及采用热泵空调系统等措施,来尽量减少低温对电车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