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并非完全不能漂移甩尾,但相比传统燃油车,电车在漂移甩尾方面存在一些限制,主要原因如下:
- 动力特性:
- 电动车的动力输出通常更为直接和线性,扭矩响应极快,在起步和低速时就能输出最大扭矩。这使得车辆在操控时,尤其是在进行漂移甩尾这种需要精确控制动力输出以维持车身姿态的操作时,较难精准控制动力的大小和变化速率。
- 燃油车的动力输出则相对有一定的延迟,驾驶员可以利用这个延迟以及发动机转速与扭矩输出的非线性关系,更细腻地控制车辆的动力,在漂移甩尾过程中通过控制换挡、油门深浅等方式,更好地调整车辆的姿态。
- 重量分布与重心:
- 电动车由于电池组的存在,车身重量往往较大,且电池组通常布置在车辆底部,这虽然有助于降低重心,提高车辆的稳定性,但也会使车辆的前后重量分布发生变化,一般会使车头较重。在漂移甩尾时,这种重量分布不利于车辆尾部的摆动,增加了控制难度。
- 一些高性能燃油车在设计上会注重前后重量的平衡,例如采用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布局,并通过合理的配重设计,使车辆在漂移甩尾时更容易实现尾部的摆动和姿态的控制。
- 电子稳定系统:
- 为了确保行车安全,电动车普遍配备了较为敏感和严格的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等安全装置。这些系统会实时监测车辆的行驶状态,一旦检测到车辆出现失控迹象,如过度转向、侧滑等,就会迅速介入,通过制动单个或多个车轮、限制动力输出等方式来纠正车辆姿态,防止事故发生。这在日常驾驶中是非常有益的,但对于想要进行漂移甩尾等极限驾驶操作的驾驶员来说,这些系统会限制车辆的滑动程度,使漂移甩尾难以实现。
- 虽然部分燃油车也配备了电子稳定系统,但一些性能车型通常会提供更灵活的系统设置,允许驾驶员在一定程度上关闭或调整这些系统的敏感度,以便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一些极限驾驶操作。
- 轮胎特性:
- 电动车由于自身重量较大,对轮胎的负荷要求较高,通常会配备更宽、更厚的轮胎以提高抓地力和承载能力。这些轮胎的设计更侧重于日常行驶的舒适性和节能性,其橡胶配方和花纹设计在抓地力和侧向力承受能力方面,与专门的高性能漂移轮胎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在进行漂移甩尾时,轮胎提供的侧向力不足,难以维持车辆的侧滑姿态。
- 而一些以漂移性能著称的燃油车,往往会选用特殊的高性能轮胎,这些轮胎具有更软的橡胶配方和独特的花纹设计,能够在高速侧滑时提供更大的侧向摩擦力,使车辆更容易实现并维持漂移甩尾的姿态。
如果对电动车进行一些针对性的改装和设置,如调整电子稳定系统、更换适合的轮胎、优化悬挂系统等,并且驾驶员具备高超的驾驶技术,电动车也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漂移甩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