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中国正在开发或推进的外贸相关项目:
- 跨境铁路项目:
- 中吉乌铁路:2024 年 12 月 27 日,中吉乌铁路项目启动仪式在吉尔吉斯斯坦贾拉拉巴德举行,计划于 2025 年 7 月正式开工建设,工期 6 年。该铁路全长约 523 公里,是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三国元首亲自推动的共建 “一带一路” 合作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同中亚互联互通的战略性项目。全线建成后,将形成东亚、东南亚通往中亚、西亚和北非、南欧的便捷运输通道,成为从中国到欧洲和中东的最短货运路线。
- 中泰高铁二期:2025 年 2 月,泰国政府批准了中泰高铁二期工程(呵叻至廊开段),预计在 2031 年左右完工。项目从泰国呵叻至距离老挝首都万象仅一河之隔的边贸重镇廊开,全长 357.12 公里。未来中泰铁路与中老铁路打通,形成中老泰铁路,将为沿线地区创造巨大经济效益,促进中国与东盟的人员往来和经贸合作。
- 中蒙跨境铁路:2025 年 2 月 14 日,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在访问中国期间代表蒙古国同中国签署了甘其毛都 — 嘎舒苏海图口岸跨境铁路建设协议,预计 2025 年 4 月动工,2026 年初正式投运。该铁路从内蒙古的甘其毛都口岸出境,经蒙古国的嘎舒苏海图口岸,连接奥尤陶勒盖铜金矿区和塔旺陶勒盖煤矿区,全长 234 公里,年运输能力达 3000 万吨以上,将极大提升蒙古国对华煤炭出口的效率。
- 中越跨境铁路:越南国会 2 月 19 日表决通过关于老街 — 河内 — 海防铁路项目投资政策的决议。该铁路主干线全长约 390.9 公里,3 条支线长约 27.9 公里,拟建成客货两用的电气化铁路,采用 1.435 米标准轨距,设计时速 160 公里,2025 年起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最迟 2030 年竣工。铁路建成后,将连接越南北部省份与中国西南地区,加强中越两国的贸易往来。
- 贸易数字化项目:中国首个对外承包工程全流程互操作贸易数字化试点落地北京市东城区。该试点由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共同推动,由东城区驻区企业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具体实施。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了 “信贸链 + TradeTrust” 电子提单的签发、流转和验证,建立了跨境数字贸易 “链上存证 + 双码验真” 机制,达成不同国家和地区贸易数字化系统间数据的安全共享,为国际工程领域企业实现贸易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