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街头电车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 政策支持
- 政企合作推广:2017 年初,柳州启动实施 “政企三级联动工程”,政府提供政策及公共资源扶持,企业提供产品及技术支持。通过这种模式,出台了十几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一揽子配套政策,包括加大充电设施建设、创新配置专属资源和路权、给予额外购车补贴等,降低了市民购买和使用电车的成本,提高了市民购买电车的意愿。
- 给予电车 “特权”:在柳州,新能源汽车可以使用公交专用车道,规划了专属停车位,如人行道上划出的 “小格子”,是专供微型电动车的停车位,普通燃油车根本停不进,如果燃油车占用新能源汽车停车位,还将被贴单并罚款。这些措施为电车出行和停放提供了便利,增加了电车的吸引力。
- 基础设施完善
- 充电网络密集:历经多年建设,柳州已建成充电桩 8007 个,建成充电插座 19626 个,公共充电桩站点数量已超过加油站,形成了 “十分钟充电圈”。密集分布的充电站和充电桩,让市民无需担心电车充电问题,大大提高了电车使用的便利性和可行性。
- 停车设施优化:结合新能源汽车特点,柳州对车行道、人行道、道路石墩等进行小规模调整,在不影响原有道路功能的情况下,释放城市闲置空间资源,创造出众多纯增量车位,目前全市已新增新能源汽车专用泊位 8000 余个,并免费提供停车服务,解决了电车停车难题。
- 成本优势
- 购车成本低:上汽通用五菱生产的五菱宏光 MINI EV 等微型电动车,具有极致的性价比,2020 年上市时起售价仅 2.88 万元,且在前期推广时,上汽通用五菱生产的首批微型车 E100 还免费提供给柳州市民申请试用,降低了市民的购车门槛。
- 使用成本低:相比燃油车,电车的电费成本远低于油费,如柳州的新能源出租车司机一天的换电费用只需 40 元左右,若自己充电费用更少,通常每天只需 20 多元,而且电车的保养成本也相对较低。
- 产业基础雄厚
- 汽车产业优势:柳州是中国五大汽车城之一,汽车产业是其支柱产业,拥有深厚的汽车产业基础和完善的产业体系配套。当地车企上汽通用五菱在汽车生产制造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技术实力,能够为电车的研发、生产和推广提供有力支持。
- 研发与创新能力:上汽通用五菱早在 2012 年就开始谋划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经过多年的研发和创新,推出了多款深受市场欢迎的电车产品,如宝骏 E100、五菱宏光 MINI EV 等,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 气候条件适宜:柳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可达 20 摄氏度左右,这种气候条件对电车的电池性能影响较小,有利于电车的使用和推广,相比北方寒冷地区,电车在柳州的续航里程更有保障,也减少了因低温对电池造成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