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建议购买大众电车主要有以下原因:
- 质量稳定性欠佳:大众ID系列电车自上市后投诉不断,例如出现断网、刹车失灵、黑屏、续航虚标、驾驶辅助功能失效等问题。像吕先生的大众ID.3预约充电功能从提车起就无法正常使用,4S店多次沟通后因软件问题无法解决;还有车辆断电后若车门未关紧,AUTOHOLD功能会失效,存在安全隐患。此外,车机故障较为常见,如仪表盘、车机大屏黑屏,电子通信信息控制单元故障等,而且维修等待配件时间长,影响正常使用。
- 车机系统体验差:相比新势力品牌智能车机,大众电车的车机娱乐性不足,功能相对简单。部分车型暂不支持OTA升级,无法通过后续升级来优化系统和增加功能。并且车机系统偶尔会报错,虽然一些问题重启后能解决,但影响使用体验。语音系统表现一般,在智能交互方面不够出色,无法满足用户对便捷操作和智能体验的需求。
- 配置不够丰富:一些基础配置在大众电车上可能缺失或需要选装,如部分车型没有座椅通风功能,夏日开车会让驾乘人员感到不适。21款大众ID.4标配仅有5个扬声器,没有360度全景影像且无法选配,相比同价位国产电车,配置上缺乏竞争力。车内缺少露营模式,车辆启动30分钟后会自动全车断电,限制了用户户外露营等场景的使用。
- 售后与维权困难:当车辆出现质量问题时,大众厂家和4S店有时会消极处理,车主可能面临维权难的情况。例如霍女士购买的大众ID.3刚开200公里就出现无法启动问题,符合退车条件,但4S店不同意退车,厂家也不积极处理,导致车主只能通过诉讼途径维权,给车主带来极大困扰。另外,部分车型销量不佳,导致维修配件供应不及时,如大众ID.7出险后换车门,厂家长时间没货,车主只能长时间等待。
- 性价比不高:相较于同级别的国产电车,大众电车的售价通常较高,但配置却没有优势,国产纯电车的冰箱、彩电大沙发等很多都是标配,而大众电车在这方面有所欠缺。此外,大众电车的保值率相对较低,后期二手车交易时可能会让车主遭受较大的经济损失。
- 品牌形象与认知:对于一些追求时尚和科技感的高阶人群或年轻人来说,他们可能认为大众品牌相对传统,电动车的设计不够时尚,开出去缺乏面子,更倾向于选择蔚来、小鹏、理想和特斯拉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