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鄙视电车(这里理解为电动汽车)的人并不多,但整体上对电车的接受度相对较低,主要有以下原因:
- 消费观念与习惯:日本人消费理念较为实用,更注重产品能否满足基本需求。长期以来,日本消费者对传统燃油车和混合动力车的认可度高,这些车在性能、续航和加油便捷性上表现出色,符合他们的出行需求和使用习惯。例如,丰田的普锐斯等混合动力车型在日本市场一直很受欢迎。
- 基础设施不完善:日本的充电设施布局不够广泛和密集。建设充电桩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土地资源,日本土地资源有限,在一些老旧城区,安装充电桩面临空间不足等问题。这使得消费者担心电车充电不便,尤其是长途出行时,会有续航焦虑。
- 电车自身局限性:电车的续航里程有限,相比燃油车和混合动力车,需要更频繁地充电。此外,电车的电池性能会受温度等环境因素影响,在寒冷的北海道等地区,冬季电车的续航里程可能会大幅缩短,这让一些消费者对电车的实用性产生质疑。
- 经济因素考量:日本的电费相对较高,对于一些消费者来说,使用电车的成本优势不明显。特别是与油耗较低的K-car和混合动力车相比,电车在经济上缺乏吸引力。而且,电车的购买价格通常较高,后续的电池更换成本也不容忽视。
不过,近年来日本消费者对电车的兴趣在逐渐增长。政府出台了补贴政策,计划在2035年前实现在日本销售的新车全部为电动汽车。一些日本车企也在加大电动汽车的研发和生产投入,外国电动汽车品牌在日本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