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的一些权益通常只针对首任车主,主要有以下原因:
- 技术风险控制
- 电池寿命不可控: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寿命与使用习惯紧密相关,如快充频率、充放电深度等。厂家通过绑定首任车主,能够更精准地监控电池数据,如温度、循环次数等,避免二手车主的不当使用导致电池加速衰减,进而降低大规模质保索赔的风险。
- 数据闭环管理:首任车主的使用数据,如驾驶行为、充电记录等,对厂家优化技术、追溯故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手车流通后,数据链可能会断裂,增加技术迭代和售后管理的难度。
- 市场策略
- 提升新车竞争力:首任车主专属权益,如终身免费换电、免费充电额度等,是吸引消费者选择新车而非二手车的重要因素。例如蔚来的“免费换电权益”仅限首任车主,直接推动了新车的销量。
- 锁定用户长期价值:通过权益绑定,厂家希望用户换车时继续选择同品牌。比如蔚来车主的复购率超50%,形成了品牌黏性。若权益随车转移,用户可能会转向其他品牌。
- 成本控制
- 降低保修成本: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如电池、电驱等,维修成本极高。以电池为例,更换成本约占整车价格的40%。限制首任车主权益,可以避免二手车流通后因历史使用问题导致的巨额保修支出。
- 防止权益滥用:若权益随车转移,可能出现二手车商囤积车辆套利,如利用免费充电权益经营共享汽车,或用户频繁倒卖车辆“薅羊毛”,导致厂家成本失控。
- 商业模式创新
- 订阅制服务的铺垫:部分车企将核心权益设计为“首任专属”,后续车主需付费订阅服务。例如特斯拉早期的“免费超充”仅限首任车主,后期改为付费模式,推动用户接受订阅制消费。
- 电池资产闭环管理:蔚来的BaaS(电池租用服务)模式中,电池产权归厂家,首任车主仅购买车身。二手车交易时,新车主需重新签约电池协议,确保厂家对电池资产的持续控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