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备用轮胎的放置位置因车型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放置位置及安全性分析:
- 后备箱内:通常放在后备箱的备胎垫下方。这是比较常见且安全的位置,如比亚迪秦的备胎就在后备箱盖板下方。优点是能最大程度地保护备胎,避免其受到外界的碰撞、刮擦和恶劣天气的影响,也不会影响车辆的外观和空气动力学性能。同时,取放备胎相对方便,在需要更换备胎时,无需借助额外的工具或进行复杂的操作。不过,这种方式会牺牲一部分后备箱空间,对于后备箱空间本身就不太充裕的电车来说,可能会对日常使用造成一定影响。
- 车尾底部:例如五菱宏光MINIEV的备胎通常放置在车尾底部。这种放置方式的优点是不占用后备箱空间,能让车内空间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但取放备胎时可能会比较困难,需要趴下从车底部操作,而且备胎容易受到路面泥水、石子等的飞溅侵蚀,长期下来可能会影响备胎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会降低车辆的最小离地间隙。如果车辆行驶在路况较差的道路上,备胎有被刮擦或碰撞的风险。
- 车身侧面:部分车型可能会将备胎放置在车身侧面。但这种放置位置不仅影响车身整体美观,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比如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侧面的备胎可能会增加车辆的风阻,影响行驶稳定性,并且在遇到侧面碰撞时,备胎可能会成为一个危险因素,加重车辆和人员的损伤。
- 发动机舱:一般很少有电车将备胎放在发动机舱,因为发动机舱温度极高,备胎容易受到高温影响,导致橡胶老化、轮胎气压变化等,不确定更换后是否会有危险。
- 车尾:硬派越野车或中大型越野车一般采用这种存放方式,部分电车也可能会借鉴。某些车型上还配备了专门的轮胎罩,以防止备胎老化和腐蚀。然而,这种外置备胎容易被盗,而且会影响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增加风阻和能耗。
需要注意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电车不再配备传统的备胎,而是采用自动充气补胎液、防爆轮胎等替代方案,以减轻车身重量、提高续航里程,并降低车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