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奔驰电车被嘲笑可能有以下原因:
- 产品力不足
- 油改电设计:奔驰早期的一些电动车型,如EQC是基于燃油车平台改造而来的“油改电”车型。这种设计存在诸多弊端,例如后排地板中间有燃油车才有的大凸起,影响车内空间的实用性。同时,由于燃油车的底子没有专门针对电池的保护设计,需要额外增加吸能结构来保护电池,导致车身重量增加。
- 续航表现不佳:奔驰部分电动车型的续航里程相对较短。如EQC的纯电续航只有440公里,相比同级别大小的特斯拉ModelY的660公里续航,差距明显,在如今续航里程不断提升的电车市场,这样的续航表现难以满足消费者对长途出行的需求。
- 电池技术落后:以EQC为例,其电池能量密度较低,只有125Wh/kg,而ModelY的电池能量密度达到168Wh/kg,较低的能量密度意味着在相同电池容量下,奔驰电车的电池更重,车辆能耗更高,续航也会受到影响。
- 质量问题频发:奔驰电动车型曾出现过多次质量问题。例如,EQC曾因电动驱动模块制造偏差,导致冷却液渗透烧毁电机,召回了大量车辆,这对其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损害,让消费者对其产品质量产生担忧。
- 性价比不高:奔驰电动车型的定价往往较高,但其产品性能和配置却难以与价格相匹配。如EQE定价52-58万多,比奔驰E级贵了9万多,但在产品体验上却没有体现出相应的优势,在市场上存在优惠幅度较大的情况,这让消费者觉得花高价购买奔驰电车并不划算。
- 品牌转型慢:奔驰在电动化转型方面相对滞后,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时期,奔驰前期更侧重于燃油车业务,没有及时将重心转移到电动车领域,给消费者留下了品牌在电动化方面不够积极、技术不够成熟的印象。
- 消费者认知改变:在电动车时代,消费者的购车观念发生了变化,更加注重车辆的核心三电技术、智能驾驶系统等方面。一些新兴的国产电动车品牌和特斯拉等在这些领域表现突出,而奔驰在这些方面的优势不如在燃油车时代明显,对于追求科技感和新体验的消费者来说,奔驰电车的吸引力不足。此外,现在的汽车购买主力军年轻人,对豪华品牌的认同感相对较弱,更愿意选择技术和颜值出色的车型,而非单纯看重品牌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