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车自燃真的电车安全吗

2025-03-21 11:12:22  阅读 3 次 评论 0 条

不能仅因撞车后出现自燃现象就判定电车不安全,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客观看待电车的安全性,以下是具体分析:

  • 从事故本身看:碰撞后电车确实存在自燃风险。车辆碰撞可能使电池受到严重撞击、挤压,导致内部结构损坏,引发短路,进而产生热量,当热量积聚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引发自燃。同时,碰撞也可能破坏电车的线路,造成线路接触不良、漏电等情况,产生电火花,点燃周围的易燃物引发自燃。像极氪009在深圳龙华区高架路上与金属护栏连续碰撞后起火,以及小米SU7因撞击路牙导致电池受损短路冒烟起火,都是此类情况。
  • 从技术和标准看
    • 电池技术有保障:许多车企都在不断研发和应用先进的电池技术来提高安全性。例如,小米的电池倒放技术,让电池起火时火焰往下烧,降低对车内乘客的威胁,配合泄压阀,能使热量更容易散出,增加逃生时间。别克E5搭载的奥特能电池包,拥有专属电芯配方,还有七大安全防护,包括超高强度钢井字形结构、纳米级气凝胶隔热墙等,其在实验室的针刺试验中,能在50℃、电池满电的状态下,做到50分钟不起火,远超国标要求。
    • 相关标准在完善:我国规定,所有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一旦发生热失控引发的起火,中间间隔时间至少达到五分钟,以确保人员安全逃生。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报告也显示,当前电池从技术层面已经可以实现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并且针对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安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也发布了新标准,规定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在碰撞后应满足的整车氢气泄漏量等要求,进一步严格、细化新能源汽车安全规范。

  • 从概率数据看:根据2021-2023年国内数据,新能源汽车的火灾发生率从万分之1.85降低到了万分之0.96,低于燃油车的万分之1.5左右。在世界上新能源汽车销量比例最高的国家挪威,汽油和柴油汽车的火灾发生率是新能源汽车的四到五倍。同时,去年公开报道的新能源汽车起火案例中,碰撞后发生火灾的概率仅占10%左右,在充电或静置状态下起火的比例则超过了50%。

总体而言,不能因撞车自燃这一现象就否定电车的安全性。虽然电车在碰撞后存在自燃风险,但车企在技术研发和安全设计上不断努力,且从起火概率等数据来看,电车也并非比燃油车更不安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标准的日益完善,电车的安全性正在逐步提高。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56522.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