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进口外贸影响吗

2025-03-19 10:12:48  阅读 3 次 评论 0 条

疫情期间进口外贸受到了影响,以下是具体情况分析:
整体情况

  •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年前2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12万亿元人民币,比2019年同期下降9.6%。其中,出口2.04万亿元,下降15.9%;进口2.08万亿元,下降2.4%。不过,随着疫情防控取得成效、稳外贸政策措施落地、企业加快复工复产,后续进出口逐渐恢复。

影响因素
  • 需求变化:疫情初期,国内对部分物资需求增加,如机械设备、大豆、纸浆、水海产品、肉类产品、医疗仪器及器械等进口增长。同时,为保障春节前后市场供应和重点民生商品价格稳定,铁矿砂、原油、煤和天然气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农产品进口值增长6.8%,猪肉进口量增加1.6倍。但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各国经济活动受限,市场需求急剧收缩,境外企业生产停滞,产品供应链中断,我国进口企业面临国外供应商无法按时交货的情况,一些非必需消费品的进口需求也有所下降。
  • 物流运输:疫情导致各国采取封锁措施,限制国际航班和人员入境,许多国家还限制货物运输,国际物流受到严重阻碍。物流运力下降,运输成本上升,货物运输时间延长,甚至出现货物积压港口的情况,这对进口外贸的时效性和成本控制带来挑战。
  • 政策措施:一方面,各国为应对疫情出台各种贸易限制措施,如限制防疫物资出口、提高关税、设置贸易壁垒等,影响了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稳外贸政策,如保障疫情防控物资零延时通关、应对疫情影响促进外贸稳增长、支持中欧班列和综合保税区发展等,帮助外贸企业缓解困难,稳定进口外贸发展。
  • 企业经营:疫情期间,国内外企业面临复工复产难题,生产能力受限,影响了进出口货物的供应和交付。同时,企业还面临资金周转困难、财务风险加大、订单被取消或延迟、客户违约和破产风险上升等问题,这些都对进口外贸企业的经营造成了冲击。

地区与企业差异
  • 贸易地区:2020年前2个月,中国对欧盟、美国和日本等传统贸易伙伴进出口下降,但对东盟进出口5941.1亿元,增长2%,东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期,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1.31万亿元,同比增长1.8%,高出中国外贸增速11.4个百分点,占31.7%,比重首超三成。
  • 企业类型:2020年前2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1.7万亿元,同比下降6.6%,占进出口总值的41.9%,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在外贸进出口中相对更具活力,这反映了国内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55778.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