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开电车充电是否方便,取决于多个因素,总体来说有一定的便利性,但也可能存在一些挑战。
便利性方面
- 充电桩数量增加:近年来,充电桩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国家电网等企业在加快充换电网络建设,许多地区实现了公共充电设施全覆盖,如国网湖北电力已在全省1172个乡镇(街道)实现公共充电设施全覆盖,确保省内中心城区2公里找到桩、县域城区4公里充上电、农村区域6公里能补电。一些高速服务区也在增加充电桩数量,如长深高速江苏盱眙服务区将原有的4根充电桩升级为8根,并临时部署一台应急充电车,将服务区充电承载能力提升2倍。
- 充电服务保障提升:各地电力部门和相关企业在清明假期会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充电服务。比如国网山东电力超前开展充电设施巡视,消除设备缺陷,针对高速公路、近郊景区、利用率高的重点充电站完成一轮特巡维护;还提前在京台高速济南服务区充电站等10座热点高速充电站部署10台移动式充电舱,有效提升热点站服务能力,并安排工作人员开展设备监控、现场值守,及时处理解决用户遇到的充电问题。国网湖北电力安排专人对全省运营的充换电站进行现场巡查和管理,提供多模式服务,按需配置移动充电设备,在充换电站安排专人引导高峰时段短时补电、随充随走,减少车主排队等待时长,在一些热门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口处还设有移动应急充电服务站,充电服务人员和移动应急车24小时待命。
- 充电信息获取便捷: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如“快电”“网上国网”等,车主可以方便地查找附近的充电站,了解充电桩的使用状态、充电价格等信息。
挑战方面
- 出行高峰充电需求大:清明假期是出行高峰期,车流量大,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也相应增加,容易出现充电桩供不应求的情况。例如,有车主在清明假期回杭州的路上,因堵车导致耗电量增加,在太湖服务区补电时发现充电站很拥挤,排了20分钟队才充上电。一些热门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在高峰时段可能会出现排队现象,甚至引发车主之间的争执。
- 部分地区设施不完善:在一些偏远地区或农村,充电桩的覆盖可能还不够密集,充电设施的数量和布局可能无法满足大量车辆的充电需求。此外,即使在有充电桩的地方,也可能存在充电桩故障、充电速度慢等问题。
如果计划清明开电车出行,建议提前通过相关应用程序了解沿途充电站的分布和使用情况,合理规划行程和充电计划,尽量避开充电高峰时段。同时,也可以关注当地电力部门或相关企业发布的充电服务保障信息,以便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充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