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有轨电车一般指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其运行主要基于以下原理:
- 悬挂与走行原理:车辆转向架上装有走行轮和导向轮,走行轮在箱形轨道梁内部滚动,承担车辆的重量并提供前进的动力,导向轮则保证车辆沿着轨道的方向行驶,防止车辆发生横向偏移。在列车运行过程中,走行轮和导向轮始终在箱形轨道梁内部,车轮与轨道之间的配合确保了列车的稳定悬挂和行驶。
- 动力原理:通常采用电力驱动,通过安装在车辆上的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走行轮转动,从而使列车运行。供电方式一般是通过轨道梁内的供电系统将电能传输给列车,例如采用接触网或第三轨供电等方式。
- 列车控制原理:采用自动列车控制(ATC)系统,包括列车自动监控(ATS)、列车自动保护(ATP)和列车自动运行(ATO)子系统。ATS用于对列车运行进行实时监控和调度;ATP保证列车不会超时、冒进,防止发生追尾等事故,确保列车运行安全;ATO则实现列车的全程自动运行,包括启动、加速、减速、停车等操作,使列车在任意满载或空载的情况下都能以最佳加速度起动或停车,在任何弯道以最佳速度通过,高效、节能、准时,并消除人为错误。
- 道岔原理:空中有轨电车的道岔用于实现列车在不同轨道之间的转换。道岔通常由可移动的轨道部件和控制机构组成,通过集中控制,在列车到达之前将道岔调整到正确的位置,使列车能够安全平稳地通过道岔,实现变轨和转向。一些道岔还采用了减震降噪技术,以提高车辆通过时的舒适性。
此外,还有一种较为特殊的永磁磁浮空轨列车,如“兴国号”。它利用磁铁同性相斥原理,通过车顶永磁体和永磁轨道的排斥力实现空中悬浮,可保持零摩擦运行和长时间稳定的磁性,大幅增加列车和轨道使用寿命。其动力则是通过直线电机来驱动列车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