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自燃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充电相关
- 快充与过充:快充在短时间内会产生较大热量且分布不均,可能使电池内部达到热失控引发温度。电池满电后继续充电,会导致内部压力增加,热失控风险上升。例如,2024年9月29日,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蒲一电动汽车充电站发生火灾,经初步勘验,起火原因疑似汽车在充电过程中电池温度异常升高,导致电池热失控。
- 充电设施及线路问题:使用家庭飞线充电可能出现电压不稳,导致电池短路。充电设施短路也可能引发火灾,如2024年11月27日,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一辆电动面包车在充电时起火,经初步判断,起火原因疑似汽车充电设施短路。
车辆自身故障
- 电池问题:
- 电池热失控:这是新能源汽车自燃的主要原因之一。电池管理系统(BMS)故障,无法及时察觉电池异常,会导致热失控。电芯质量不合格,存在制造缺陷,也可能引发危险。如2024年8月19日,广东惠州一小区地下停车场内,一辆二手新能源汽车因电池热失控引发火灾。
- 电池老化:使用时间较长的电池,性能会逐渐下降,内部化学物质的活性降低,可能出现短路、过热等问题,增加自燃风险。
- 电路问题:车内电子元件和电路在高温、恶劣环境下易磨损,导致漏电和自燃。车辆电气线路故障也是电动自行车自燃的常见原因,如2025年2月10日,南京市江宁区一辆停放的电动自行车发生火灾,起火原因系车辆电气线路故障。
驾驶与使用习惯
- 涉水或水泡:车辆涉水行驶或被水浸泡后,电池可能出现外部短路,产生热量并引发自燃。
- 事故碰撞:车辆发生碰撞、底盘磕伤等事故,可能导致电池内部短路或受损,从而引发自燃。如2024年9月16日,江苏南京一辆小米SU7新能源汽车,因撞损电池底部后疑似短路冒烟起火。
- 私自改装:私自改动电车电路系统或加装大功率设备,可能导致电路过载。使用非原装或不匹配的电池、电机等部件,也可能引发故障和火灾。
外部因素
- 高温暴晒: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暴晒,会使电车电池和车内温度升高,加速电池老化和内部化学物质的反应,增加自燃风险。
- 易燃易爆物品:车内放置香水、打火机等易燃易爆物品,在高温下可能自燃并引燃车辆。
- 周边火灾蔓延:电动自行车停放在易燃物附近,当周边发生火灾时,火焰或热辐射可能引燃电车。如2025年2月15日,广东省珠海市高新区一自建房内,电动自行车蓄电池自燃,引燃了周边停放的其余废弃电动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