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可以开纯电车,但存在一些挑战,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谨慎考虑,具体如下:
挑战
- 电池性能:低温会使电池活性降低,充电效率下降,续航里程缩短。如长春车主刘勇的车充满电后最大续航里程为430公里,夏季开到370公里才需要充电,而到了冬季往往开出百余公里就要充电。
- 制热耗能:东北冬季严寒,车辆制热需求大,主流制热方式如电热丝、PTC等能耗高,会进一步削减续航里程。
- 车体结冰:纯电动汽车转换效率高,放电过程中产生热量有限,车体上的冰难以融化,若冰覆盖在轮胎、转向和制动系统等关键部件上,会影响行车安全。
- 充电设施:东北的充电资源相对南方不够丰富,高速服务区内充电站较少,多在城区内或者国道沿线的国家电网院内,节假日出行或遇堵车时,补能可能会成为问题。
优势
- 日常通勤:如果主要在城区使用,短途出行范围在100km以内,纯电车的静谧性、舒适性以及充电低成本等优势能得到较好体现。
- 技术进步:一些新款纯电动车针对低温环境进行了优化,如极狐阿尔法S5通过采用低温表现好的宁德时代电池、从外界冷空气中吸收热量的系统及桩端高效脉冲加热技术等,在-22.5℃严寒条件下,低温电耗仅为25.6kWh/100km,为所有参测车型中最低。
如果在东北选择纯电车,需要做好以下准备:有条件安装家用充电桩;选择具备先进电池热管理技术和高效制热系统的车型;非冬季时可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作为纯电动汽车使用,冬季以发动机为主的混合动力模式运行;合理规划行程,避免长距离出行时的续航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