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保修的电车可以买,但需要谨慎考虑多方面因素,以下是具体分析:
优势方面
- 降低使用成本:如果车辆在使用过程中,核心部件如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出现故障,在永久保修范围内可免费维修或更换,能省下不少维修费用。比如比亚迪的部分车型,若电池容量低于70%可申请质保,对于长期使用电车的车主来说,可避免后期高昂的电池更换成本。
- 增强使用信心:厂商提供永久保修,从一定程度上表明其对产品质量有信心,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会更加安心,减少对车辆故障和维修成本的担忧。
- 体现品牌服务:完善的永久保修服务,反映出品牌注重售后服务和用户体验,在车辆使用过程中,车主能享受到较为专业和便捷的维修保养服务,有助于提升品牌忠诚度。
风险方面
- 保修条件限制多:
- 车主身份限制:多数品牌的永久保修只针对首任车主,车辆一旦过户,后续车主可能就无法享受该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车辆的二手价值。
- 行驶里程限制:很多车企规定车辆每年行驶里程不能超过3万公里,否则将失去保修资格,对于经常长途出行或有营运需求的车主来说,可能会受到较大限制。
- 维修保养限制:要求车辆必须在官方指定的4S店进行保养和维修,且要按时保养,使用原厂配件,不能私自进行涉及电路的改装等,否则保修可能会失效。
- 车企经营风险:如果车企经营不善倒闭,那么永久保修就可能成为一纸空文。例如威马倒闭后,车主的终身质保就无法兑现,换电池等维修只能自己承担费用。
- 保修范围有限:
- 仅保核心部件:大部分车企的永久保修主要针对三电系统,即电池、电机、电控,而车辆的其他部件如车窗升降器、中控屏等可能不在保修范围内,过了整车质保期后,这些部件出现问题仍需车主自费维修。
- 电池衰减界定模糊:对于电池衰减,一般要达到一定程度才会给予保修,如比亚迪规定电池容量低于70%才可以申请质保,但在实际使用中,电池衰减程度的检测和界定可能存在争议,且不同品牌的标准也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