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电车在研发过程中都会进行风洞测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 小鹏MONAM03:从设计之初就将低风阻思路融入制造工程中,全系标配超跑同款的AGS全融合主动式进气格栅,接受了10次、超100小时的风洞测试,实现Cd0.194的风阻系数。
- 比亚迪汉:在上海完成风洞测试,风阻系数仅为0.233Cd,成为史上风阻系数最低的自主车型之一,跻身全球第一梯队水平。
- 极狐阿尔法S5:进行了100多轮风洞试验,整个风阻优化方案前后进行了200多次修改和调整,最终达成了0.1925Cd的全球量产车风阻极限。
- 小米SU7:虽未提及风洞测试的具体次数和细节,但宣传时强调了量产车最低风阻,说明其在研发过程中likely经过了风洞测试。
- 吉利银河E8:全车经过25处低风阻设计、2000多次的仿真测试、150小时的风洞试验,将风阻系数做到了全球量产最低0.199。
- 蔚来EC6:在设计过程中,通过模拟和风洞实验的结合,对前脸“圆角”设计、主动封闭式进气格栅、后部钻石切割设计和小鸭尾等进行了精心调整和测试,最终风阻系数仅为0.26Cd。
- 特斯拉Cybertruck:YouTube频道i1Tesla曾将其送到北卡罗来纳州Mooresville的A2风洞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风阻系数为0.384,略高于官方宣称的0.34。
- Jeep瓦格尼S:为降低风阻,对经典的7孔格栅采用封闭式设计,引擎盖和挡风玻璃的倾斜度和曲率在风洞内进行调整优化,车顶后部采用溜背式设计,前轮拱采用镂空设计等,经过多轮风洞测试,最终达成0.29的风阻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