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电池为什么要锁电

2025-03-17 20:15:44  阅读 2 次 评论 0 条

电车电池锁电主要有以下原因:

  • 确保安全
    • 降低自燃风险:所有电池都会老化、衰减,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鼓包、发热等情况。为了降低电池自燃等安全隐患,厂家会锁住一部分电池的充放电电量,以保证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尽可能不出现安全问题。
    • 防止过充过放:“锁电”是电池管理系统(BMS)的软件策略,通过设定充放电SOC阈值,限制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范围,防止过充或过放导致的电池损伤。因为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温度控制至关重要,低温时锂离子传输减慢,易引发电极问题,如锂枝晶,威胁电池安全;而在高温、过充过放等极端条件下,电池过热或过放可能导致电池内部结构破坏,甚至引发热失控,导致起火、爆炸等严重后果。

  • 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 优化充放电深度:相关实验数据显示,当电池SOC(剩余电量)大于80%、DOD(放电深度)大于80%时,电池内阻恶化最严重。降低充放电深度有利于电池安全和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就像皮筋拉伸幅度小一些,寿命就会长很多。车企“锁电”更准确的表述是动态调整使用窗口,虽然单次续驶里程短了,但由于电池的使用更合理,全生命周期的续驶里程却被拉长了。
    • 适应电池性能衰减:随着时间推移和使用次数增加,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会逐渐减弱,电池的储能能力和充放电效率会逐渐降低。当电池性能衰减到一定程度时,为了保护电池,BMS可能会选择锁电,避免电池在不适宜的状态下充放电,进一步加剧性能衰减。

  • 应对外部环境因素:新能源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外部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海拔等都会对电池性能产生影响。例如,在极寒或极热的环境下,电池组的性能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导致电池充放电能力下降。此时,为了保护电池,BMS也可能会采取锁电措施,限制电池的充放电功率或容量,以确保电池在安全的范围内工作。
  • 减少售后压力和维护成本:如果不锁电,可能会造成大规模的电池管理故障,对于厂家来说,其售后压力、品牌形象也会受损。通过锁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电池问题导致的大量售后维修和更换需求,降低维护成本,保护品牌声誉。

不过,锁电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续航里程缩短、用户体验下降等。因此,车企需要在电池安全、使用寿命和用户体验之间寻找平衡,不断优化电池管理技术和锁电策略。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52898.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