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出现过温故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充电系统方面
- 保险丝损坏:保险丝若损坏,会使电动汽车的充电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导致电流异常,进而产生过温故障。
- 接线插头松动:充电时,接线插头松动会使接触电阻增大,根据焦耳定律(其中为热量,I为电流,R为电阻,为时间),电阻增大就会导致在相同电流和时间下产生的热量增多,引起过温。
- 电源开关损坏:电源开关损坏会影响充电电路的正常通断和电压输出,可能导致充电过程中电流不稳定,从而出现过温故障。
- 充电设备故障:若充电设备本身存在故障,如内部电路短路、散热不良等,可能会在充电时输出异常电流或电压,使电车充电部位温度过高。
- 充电环境温度过高:在高温环境下充电,会增加电池内部的热负荷,影响电池散热,导致电池温度快速上升,触发过温故障。
电机系统方面
- 电机内部故障
- 轴承问题:轴承的钢珠间隙增大,会使电机定子与转子之间产生摩擦,额外的摩擦力会导致热量产生,引起电机过热。
- 定子变形:如果定子的刚性较差,在电机运行过程中容易偏离正常轨道,导致受力不均、受热不均,进而使电机温度升高。
- 线圈问题:使用铜包铝、铝包铜等非纯铜材料的线圈,或者线圈的线径过细,都会使线圈的电阻增大,根据,电阻大则产生的热量多,造成电机过热。
- 电机进水:电机密封性不佳,水进入电机内部,会影响电机的运转效率,使电机动力下降,温度上升。
- 电机控制器故障:电机控制器内部的电子元件损坏、散热不良或与电机不匹配等,都可能导致控制器无法正常调节电机的运行,使电机电流过大,产生过多热量。
- 高压连接问题:高压接头未正确插入或松动,在颠簸路况和大电流使用时,会导致接头部分产生电弧,引发烧蚀和过热风险。
电池系统方面
- 电池管理系统失效:电池管理系统(BMS)若不能及时监测和控制电池温度,就无法有效采取散热措施,可能导致电池过热。
- 散热系统不足:散热系统设计不合理或出现故障,如冷却风扇不工作、冷却液泄漏或循环不畅等,会使电池无法及时散热,热量积聚导致过温故障。
- 电池老化:电池使用时间长,内部材料老化,散热性能下降,在充放电过程中更容易出现过热现象。
- 电池单体不一致: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的性能存在差异,如容量、内阻等,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导致部分单体电池过热,进而影响整个电池组的温度。
制动系统方面
- 刹车线故障:长时间使用后,刹车线两端进水生锈或底端外皮被刮破,会使刹车不能正常回位,导致刹车与电机之间产生持续摩擦,使电机温度升高。
- 刹车片问题:刹车片磨损严重未及时更换,或刹车调整不当,会使刹车与电机的摩擦力增大,产生额外的热量,传递到电机上导致过热。
其他方面
- 长时间高负荷运行:电车持续高速行驶、长距离爬坡或频繁加速、减速,会使电机和电池等部件长时间处于大电流、高负荷工作状态,产生大量热量,超出散热能力范围就会引发过温故障。
- 车辆设计或制造缺陷:如整车的散热布局不合理、电气系统的绝缘性能不佳、使用的材料不符合耐高温标准等,都可能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导致过温故障。
- 环境因素:在高温、潮湿等恶劣环境下,车辆的散热效果会受到影响,同时也可能加速电气部件的老化和损坏,增加过温故障的发生概率。
软件系统方面
软件和系统标定问题,系统检测到电池温度超过安全值或偶发故障信号时,会限制车辆功能,从而导致过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