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没有绝对的电车最怕被撞的车型,但从一些碰撞测试结果和车辆结构特点来看,以下几种情况的车型相对在碰撞中可能面临较大风险:
- 小型电车:像五菱缤果这类小型纯电车型。它们车身尺寸较小,在与大型车辆发生碰撞时,自身可溃缩吸能的空间有限,且车身结构相对紧凑,高强度钢等材料的使用量和分布可能不如大型车合理,难以抵御较大的撞击力。在懂车帝2024年的极限碰撞测试中,五菱缤果在30%重叠钻撞卡车、70%重叠高速追尾项目和40%重叠正面偏置碰撞测试中成绩不太理想。
- 车身结构或电池防护设计不佳的电车:部分车型如果在车身结构设计上没有充分考虑碰撞安全,比如没有采用高强度钢笼式车身、关键部位钢材强度不足,或者电池包的防护措施不到位,在遭受撞击时,容易出现车身变形过大、电池受损甚至起火等情况,从而导致严重后果。如在上述测试中,比亚迪秦PLUSDM-i排名靠后,其在车身刚度和高强度钢用量比例上可能存在不足。
- 轻量化过度的电车:一些为追求续航而过度轻量化的电车,可能在车身强度上做出妥协。虽然轻量化可以降低能耗,但如果因此导致车身在碰撞时无法有效吸收能量和保持结构完整,就会增加车内人员受伤的风险。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车型就绝对不安全,车辆的安全性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碰撞的角度、速度、路况以及是否配备了有效的安全系统等。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各车企也在不断改进和提升车辆的安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