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线路养护要求是什么

2025-03-16 22:34:52  阅读 2 次 评论 0 条

电车线路养护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轨道养护

  • 轨道几何形位:定期检查轨道的轨距、水平、高低、轨向等几何形位,使其符合规定标准。轨距偏差一般控制在±2mm以内,水平偏差不超过3mm,高低和轨向的平顺度在一定弦长范围内(如20m弦长)偏差不超过2-3mm。通过调整轨道的扣件、垫板等部件来保持轨道的正确几何形状。
  • 钢轨磨损:关注钢轨的磨损情况,特别是在弯道、道岔等部位。当钢轨头部侧面磨耗超过规定值(如一般线路上,侧面磨耗超过17mm)或垂直磨耗超过极限(如正线钢轨垂直磨耗超过10mm)时,应及时进行钢轨的更换或修复。可采用钢轨打磨技术,定期对钢轨表面进行打磨,消除钢轨表面的疲劳层、波浪形磨耗等,延长钢轨使用寿命。
  • 轨道部件:检查钢轨的连接部件,如鱼尾板、螺栓等,确保连接牢固,无松动、断裂等情况。鱼尾板与钢轨之间的间隙应符合要求,螺栓扭矩应达到规定值。同时,检查轨枕的状态,轨枕应无明显裂缝、破损,间距符合设计要求,道床应保持饱满、密实,无翻浆冒泥等病害。

接触网养护
  • 接触线:检查接触线的高度、拉出值等参数,接触线高度一般在5700-6000mm之间,拉出值不超过400-450mm。确保接触线无明显磨损、断股等缺陷,当接触线磨损超过规定比例(如局部磨耗超过30%)时,应及时进行更换。通过定期的接触线打磨,去除表面的氧化层和毛刺,提高接触线的导电性能和受流质量。
  • 承力索:检查承力索的张力和弛度,使其符合设计要求。承力索的张力应保持稳定,弛度在不同温度下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值。同时,检查承力索有无断股、锈蚀等情况,如有问题及时处理或更换。
  • 支持装置:包括腕臂、支柱等支持装置,应检查其有无变形、损坏、锈蚀等情况。腕臂的安装位置和角度应正确,支柱应保持垂直,基础无下沉、倾斜等现象。对支持装置的连接部件进行紧固检查,确保连接可靠,防止因松动而影响接触网的稳定性。
  • 电连接:电连接应保持良好的导电性能,连接部位无过热、松动、烧伤等现象。定期检查电连接线的截面和长度,如有损伤或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及时进行更换或调整。确保电连接与接触线、承力索等的连接牢固,接触电阻符合规定标准。

道岔养护
  • 道岔几何尺寸:道岔的轨距、水平、导曲线支距等几何尺寸应符合标准要求。道岔尖轨尖端与基本轨密贴,间隙不超过0.5mm,道岔各部轨距偏差控制在±2mm以内,水平偏差不超过3mm。通过调整道岔的转辙设备、轨撑等部件来保证道岔的几何尺寸准确。
  • 道岔部件:检查道岔的尖轨、基本轨、辙叉等部件的磨损情况,尖轨尖端的磨损量一般不超过1mm,辙叉心轨和翼轨的磨损不得超过规定限度。同时,检查道岔的转辙机、连接杆等设备,确保其动作灵活、可靠,无卡滞现象。道岔的各种螺栓应紧固,弹条、扣件等部件应齐全、无损坏。
  • 道岔密贴:尖轨与基本轨、心轨与翼轨之间的密贴程度要良好,在道岔转换到位后,应保证密贴力符合要求,防止因密贴不良导致电车通过时出现晃动或脱轨等安全事故。

附属设施养护
  • 车站设施:车站的站台、候车亭、站牌等设施应保持完好,站台地面平整,无裂缝、坑洼,站台边缘与电车车门之间的间隙符合规定要求。候车亭应结构牢固,无损坏、漏雨等情况,站牌清晰、准确,能为乘客提供准确的线路和站点信息。
  • 供电设施:包括变电所、配电箱等供电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供电设备的运行参数正常,如电压、电流等符合规定范围,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良好,接地系统可靠。对供电设备进行清洁、除尘,检查设备的连接部位有无松动、过热等现象,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安全防护设施:线路沿线的防护栏、警示标志等安全防护设施应齐全、完好。防护栏应安装牢固,高度符合要求,能有效防止人员和车辆进入线路保护区。警示标志应清晰、醒目,设置位置合理,能及时提醒行人和车辆注意电车线路安全。

电车线路养护需要定期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问题,确保电车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为乘客提供优质的出行服务。不同类型和规格的电车线路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异,具体的养护要求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标准规范进行。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5097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