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自驾开电车是可以的,但需要做好充分准备,以下是一些相关的信息:
可行性方面
- 续航里程提升:现在很多电车的续航里程有了较大提高,一些车型的标称续航能达到500公里甚至更高(NEDC工况)。即便在实际行驶中打7-8折,也能满足一定的长途驾驶需求。例如在车流量大、车速不快(60-80公里/小时)的情况下,电耗较低,实际续航能达到CLTC的80%以上,补能间隔可以长一点。
- 充电设施改善: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实现了广泛覆盖,数量达到2.88万个。各地也在不断采取新举措提升充电体验,如增加移动充电桩、安装移动应急充电仓、加大充电桩覆盖力度等。像杭金衢高速衢州服务区投放了全液冷超充站,单枪最大功率600KW,充电速度极快;上海首次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应用智能移动充电机器人;山东提前完成多个市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站的改造升级工作等。
挑战方面
- 充电排队:国庆期间高速车流量大,服务区的充电桩资源会比较紧俏,经常会出现排队充电的情况。通常服务区的充电桩数量有限,一般有4-8个,大型服务区虽然充电桩数量较多,但车流也更大,更容易造成排队现象。而且不仅纯电车充电,一些混动车型也会占用充电桩,使得充电桩资源更为紧张。
- 续航焦虑:高速行驶以及低温等因素会使电车续航缩水。高速行驶时,车速高、负荷大,电量消耗比在城市道路中快。在低温环境下,电池性能下降,同时车内使用暖风等设备也会增加耗电量,导致续航里程进一步缩短。此外,如果遇到堵车,虽然车子低速行驶,但空调、电池管理系统等仍在耗电,也会加重续航焦虑。
- 充电桩故障:部分充电桩可能存在故障或功率不足的情况。老旧的充电桩功率不够,充电速度慢,会让充电时间大幅延长。在国庆期间,由于使用频率高,充电桩出现故障的概率也可能增加,一旦遇到充电桩故障,可能需要寻找下一个充电站,这会给行程带来不便。
应对措施
- 规划充电路线:提前通过导航软件和充电相关APP了解沿途充电桩的分布情况,规划好充电路线。尽量选择有多个充电桩的服务区作为充电点,并预留足够的充电时间,避免因充电不及时而耽误行程。同时,要了解目的地景区及周边的充电设施情况,确保到达目的地后也能方便充电。
- 关注车辆状态:出发前检查车辆的轮胎气压、备胎等,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的状态。如果车辆支持预约充电功能,可以提前设置好充电时间,利用夜间低谷电价充电,节省费用。在行驶过程中,注意观察电量消耗情况,合理控制车速和使用车内电器设备,避免急加速、急刹车,以降低电耗。
- 灵活应对问题:如果遇到服务区充电桩排队,可以考虑下高速到附近的县城或市区充电,通常在高速出口附近5公里范围内可能会有多个充电站,而且这些地方的充电桩功率可能更高,充电效率更快。此外,还可以关注当地电力部门或服务区提供的移动充电服务信息,利用移动充电桩解决充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