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电瓶回收新规主要指2025年2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以及工信部2024年12月修订发布、2025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具体内容如下:
《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
- 强化全链条管理:构建规范、安全、高效的回收利用体系,运用数字化技术加强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流向监测,实现生产、销售、拆解、利用全程可追溯,就像给每块电池安装“身份证”,清楚了解其来源、去向和使用情况。
- 法治化手段规范:制定完善相关行政法规,加强监督管理,明确新能源车企需与回收企业签订协议,并在车辆准入时提交回收方案,否则无法进入地方推广目录。
- 标准引领带动:加快制定修订动力电池绿色设计、产品碳足迹核算等相关标准,引领带动回收利用。
《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
- 提升企业准入门槛:明确企业注册资本不少于1000万元,实缴资本不少于500万元,梯次利用产能不低于1000吨/年,再生利用产能不低于5000吨/年。
- 细化技术工艺要求:新增破碎分离环节电极粉料回收率、杂质铝含量、杂质铜含量要求和冶炼环节能耗要求,如锂回收率从85%提高至90%,电极粉料回收率不低于98%,杂质铝含量需低于1.5%等,使电池拆解更精细,资源利用率更高。
- 增加研发相关要求:增加了研发费用占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业务收入比例的要求,并鼓励企业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等资质,不断提升技术和工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