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电车多主要有以下原因:
- 产业政策支持:重庆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确定为主导产业之一,提出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排在3大万亿级主导产业的首位。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渝西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7年)》《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提升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7年)》《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便捷超充行动计划(2024-2025年)》等,为电车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支撑。
- 产业基础雄厚:重庆是我国早期七大汽车生产基地之一,有着深厚的汽车产业基础。当地龙头企业长安汽车曾造出新中国第一辆吉普车,为汽车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重庆构建起了以1家本土龙头企业为引领、十多家整车企业为骨干、上千家配套企业为支撑的“1+10+1000”的汽车产业集群,拥有19家整车企业、1200家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实现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三大系统、12大总成、56种部件的全覆盖,为电车的生产制造提供了强大的产业配套。
- 企业技术发展:长安汽车、赛力斯等整车企业持续加码技术研发,推出深蓝、阿维塔、问界等中高端品牌。如长安汽车2017年宣布“香格里拉”计划,加快新能源转型步伐,打造了阿维塔、深蓝、启源三大新能源品牌,并计划在2025年全面告别传统意义燃油车。赛力斯选择拥抱华为,成为最早加入华为智选车模式的传统车企,双方联手打造的“问界”品牌成为新能源市场中的热销品牌。这些企业在电池技术、智能驾驶、大数据等关键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提升了电车的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 市场需求与环保意识提升: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和需求逐渐增加。电车具有零排放或低排放、低噪音、使用成本低等优点,符合环保和节能的要求,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绿色出行的需求。同时,重庆作为一个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城市,对交通出行的需求巨大,电车的推广应用能够有效缓解能源压力和环境压力。
-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了支持电车的发展,重庆不断加大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政府和企业积极推动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的布局,提高了充电的便利性和快捷性。截至2024年,重庆已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充电网络,包括公共充电桩、私人充电桩以及专用充电设施等,为电车的使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