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电车买完后跌价情况较为复杂,整体有一定程度的跌价现象,以下是具体分析:
- 市场降价潮导致新车价格下跌:2025年汽车降价促销力度较强,1月至2月共有28款车型降价,其中新能源车有20款。新能源车新上市车型的降价幅度平均达到3万元,降幅达13%,纯电动车型降价幅度最大,1月至2月纯电动车型新上市车型平均降价3.9万元,降幅17%。像特斯拉推出Model3史上最大力度的优惠组合方案,多家车企也通过“一口价”、金融免息等方式促销,加剧了市场竞争。
- 不同类型电车跌价情况有差异:纯电动车型中,相较于2023-2024年最低价,2025年最低指导价下降幅度较高的包括北汽极狐阿尔法S5、阿尔法T5、路特斯ELETRE、路特斯EMEYA、一汽-大众ID.6CROZZ和ID.4等,这些车型降价幅度达20%及以上。插混车型降价幅度普遍在10%以下,市场需求相对纯电动车要好,跌价情况相对不那么严重。
- 影响电车跌价的其他因素:
- 续航里程:续航600公里以下的电动车,年均贬值率高达28%。例如,一辆2024年标称续航400公里的电动车,表显里程不到2万公里,车商报价可能直接砍到新车价的45%,因为今年上市的新车普遍搭载800公里续航电池,充电速度还提升40%。
- 充电速度:快充超过30分钟的车型,三年残值普遍低于50%。
- 电池质保:没有电池终身质保的品牌,二手车折价额外多5%-8%。
- 智能配置:没有OTA升级能力的车型,3年后车机系统必然淘汰;激光雷达起装饰作用的车型,二手折价率多10%;智能驾驶评级L2以下的,年均多贬值5%。
不过,随着国家报废更新的促销补贴力度强化和市场回暖,2025年3月份之后价格战的压力会相对减缓。但整体来看,电车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买完后存在一定的跌价风险,尤其是一些技术更新换代快、市场竞争激烈的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