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在北京的驾驶体验具有多面性,以下是一些具体情况:
好开的方面
- 动力性能出色:电车搭载高效电动机,动力输出强劲,如昂希诺EV搭载最大功率150kW的电动机,峰值扭矩达394N?m,IONIQ配备88千瓦电动机,极速可达150公里/小时。在城市道路中,起步、加速、超车都比较轻松,能很好地适应北京拥堵的交通状况,频繁启停时也能精准控制车速。
- 智能配置丰富:许多电车配备自动泊车、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辅助等智能科技配置,能提升驾驶安全性,减轻驾驶负担。比如在长途驾驶或堵车时,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辅助可以帮助驾驶者保持车距和车道,降低疲劳程度。
- 环保节能优势:北京对新能源车有政策支持,如购车补贴、免费停车、不限行等。电车使用中几乎无尾气排放,对环境友好,在一些对环保要求较高的区域,电车通行更便利。
- 行驶质感较好:电车运行时相对安静,振动小,车内乘坐舒适性高。同时,由于电池布局的特点,车辆重心较低,操控稳定性较好,在过弯、变道时更平稳。
不好开的方面
- 低温续航缩水:北京冬季气温较低,低温会使电池内部液态电解质流动性降低,锂离子活性变弱,导致电池性能衰减,续航里程大幅缩水。例如,一些车主反映,在低温天气下,车辆原本350公里的续航可能连200公里都达不到,开空调后掉电更快,这使得车主需要更频繁地充电或换电,增加了使用的不便。
- 充电设施不足:虽然北京的充电桩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整体上仍不够完善。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老旧小区,充电桩覆盖密度较低,寻找充电桩可能会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而且,在高峰时段,充电桩可能会出现排队现象,特别是在寒冷天气,电车充电需求增加,排队情况可能更严重。
- 充电时间较长:相比燃油车加油的快速便捷,电车充电时间普遍较长。即使是快充,也需要几十分钟才能将电量充至一定比例,慢充则可能需要数小时。如果遇到紧急出行,充电等待时间可能会让人感到焦虑。
- 特殊天气影响:在雪天或极寒天气下,电车的防滑控制系统需要更灵敏和精确地响应车辆运动,以确保行驶安全。同时,低温还可能影响电动机的效率,以及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和其他电子控制系统,增加驾驶风险和车辆故障的可能性。
总体而言,电车在北京是否好开取决于个人的需求和实际使用情况。如果主要用于城市日常通勤,且充电条件便利,电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如果经常长途出行或对充电便捷性要求较高,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